小时候,生命是加法,一张白纸上随意涂抹,来者不拒。心中的向往很多,看什么都是好奇,做什么都有动力,那时想象的未来是个完美的世界,我们坚信身体内蕴藏的能量,足以抵达向往的生活。
其实小孩子哪里懂得什么叫做生活,只是喜欢一切美好的事物,娇艳的花,漂亮的同学,博学的老师,短暂却快乐的课间,还有书本里描述的从未见识过的风景和远方。
孩子的心是脆弱的,是幼小的,却能装得下所有,目力所及都是探究的目标,观察,判断,思考,尝试,世界在刨根问底中延伸到远方,深入到地底,孩子的眼前越发开阔,越发精妙,简直要激动地睡不着觉。
既然世界在面前打开,作为等待刻录的孩子,被无形的力量推动,向一个未知的地方迈进,跌跌撞撞,希望有新奇的人和事,希望有向往的魔法和森林,希望王子和公主在城堡上招手,希望有无穷无尽的糖果和玩具。
那时心里想的是,未来一定是美好的,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那里。
童年本来就是无忧无虑,没有长高长大的身体,看外界的一切都是小而精致,和成人的视角不同,判断大小的标尺也不一样。孩子的好恶最直接,最简单,不会擅自增减一分一毫。只有快乐没有烦恼的年纪值得铭记在心,之后再也回不到那种单纯的快乐了,更不会把向往放在染料缸里,让它变得多姿多彩。
童年的生活是有序展开的,一点点接受,一点点消化吸收,最后融入纯净的血液里,成长为骨子里的倔强。童年是童话里的主角,无论遭遇什么样的艰险和邪恶,最终正义总是获胜方,生活一如既往的被阳光普照,被鲜花环绕。
正是初生牛犊的无畏,使得我们快速全面的接受所面对的世界,用理想做舵,用勤奋做浆,在时间的洪流里乘风破浪,直到成人的那一刻,犹如南柯一梦,梦醒,已不是之前世界的样子,也不是曾经向往的生活。
我们想成为天文家,在浩瀚宇宙里自由翱翔,我们想成为发明家,创造各种各样新奇的工具,我们想成为工程师,用科技和机械的力量改造世界,我们想成为作家,用文字传递思想,造福一方。
我们喜欢将来的样子,喜欢向往的未来,在仰望中长大,在学习中成长,像破茧而出的蝴蝶,“叮”的一声,已是另一个天地,全副缩小的世界,却不是当初向往的样子。
向往而不可得,难免会失望,越向往就越失望。
然而,人生不能倒带,时间不可能重新来过,遗憾也必然是心头的痛,是一个世界的崩塌,另一个世界的若隐若现。
尤其是大学毕业后,由学校进入社会,由象牙塔进入职场,突然发现十几年的学习成果竟然毫无用处,辛辛苦苦的积累沦为滑稽的嘲讽,原本向往的幸福生活,找不到踪迹,原本向往的高尚职业竟成谋生的手段,原本向往的爱情也是昙花一现。
越向往越失望,早知有不堪的现实,不如当初就平平淡淡的度过时间,不需按照童话故事里的细节妆点未来,不需为了蓝仙女长途跋涉到世界的尽头。
向往就是追求,向往也是心的终点,而现实却是时间的坟墓,我们站在世界的中心,向着时间默哀。
也许失望过后是凤凰涅槃,有重生的希望在心中冉冉升起,也许我们盼来盼去的幸福是在向往世界的另一边,只是我们走错了方向,开错了门,上错了车。
我们失望地发现,成人世界的规则颠覆了认知,成人世界的色彩单调乏味,成人世界的糖果只赠予权势和金钱,成人世界没有毛绒玩具,只有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成人世界是畸变的梦,是被风吹皱的湖水,是破掉的泡泡糖,苍白又无力。
越失望越想念,想念池塘边的榕树,想念满黑板密密麻麻的板书,想念河清鱼白,想念眼睛一样澄澈的蓝天,想念无忧无虑和自由自在。
越想念越向往,向往童年的一切,向往时间可以倒流,定格在出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