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江印象

影身等候

时间:2018年10月15日 .共发308篇. 11关注

  同江,我的印象已经好久了,因为去过,也就经常地和师生们说起,今年的夏令营师生们一致要求去同江,估计想要求证我的描述是否真实吧!
  同江虽然历史悠久,却是一座满是现代建筑并正在建设兴起的一座边疆小城,人们心仪已久并流传千年的民族痕迹在这里并不明显,只有那浓浓的东北口音和满街的鱼馆才能感觉出这是靠近黑龙江的北疆边城。同江,虽不具备大都市的喧闹繁华,但她简单干净的市容、淳朴的民风足以具备待客的条件。
  那里的阳光也一样的灼热,但不同的是不论多热总会有丝丝的凉风吹着脸,那天蓝的都有点发假,国际航线偶尔飞过的民航会将这一整块的湛蓝的天幕划出一条白白的裂缝,不经意间成了又一道特殊的景观。通往三江口的三同公路,因为临江,那里的水气很重,晴朗的天气驱车直行在高速路上会有透明层叠的水汽将前方路上的车和远处的景物分成半透明状边缘不清的几层,上下跳动如同仙境里的现代景物。
  三江口的标志性建筑是同三公路标志塔,可能是哪里唯一的高大建筑的缘故吧,显得异常雄伟,很扎眼。同三公路零起点纪念碑是个矮小的雕塑,却象嵌在同三公路顶端的准星一样瞄着对岸,新近刚添置的十二生肖雕塑和与之相呼应的旅游娱乐设施默默的注视着寥寥的游人。三江口游客虽然不多,但也与其他地方的不同,不是那么匆匆忙忙的赶时间,而是三三两两悠然的坐在江岸上好汉桩中间相连的铁链上,静静的注视着汹涌的大江,好像在尽情享受那带着江风的阳光和带着阳光的江风,极目远望着江对岸的烟波浩渺,从中感受遐想中的异国风情。
  同江,乍一看上去很俗,宽阔的东北亚广场上,高大的罗马柱的邻近伴着许多漆成红色的运动器械,即便有许多葱郁的绿篱和藤状植物攀附左右,依然拦不住人们挑剔的视线,打眼一看,极不协调,给人一种土土怯怯的感觉,可看到那些并不在意雅俗的中外游人和清闲的同江市民,以及那从人群中传出京剧票友带着东北口音的青衣小唱,又不时感觉到这种俗和雅之间很接近,是那么的亲切、那么的讲理、那么的近人情。
  距同江市60公里的就是这次活动的目的地——街津口,该是同江所有景点的核心了,虽然人们用现代的方式妆点了这个古老的民族,但是那些难懂的图腾、粗犷的雕塑都能回归这个民族久远的历史,反射出一个渔猎民族浓郁的历史回音,只有那些静静躺在赫哲展览馆里的陈物才会详细的为我们讲述这个古老民族的历史长度。不论是鱼皮做成的服装,还是桦树皮制作的饰品,都标志着这个没有文字民族的文化底蕴并不苍白。
  同江的人很热情,出租车司机作为这个城市窗口接待游客的首席市民,给包括我在内的所有游客的印象是不错的。他们会极力的向游客推荐那些不被游客熟知的旅游景点,尽管景点并不很多。不知是为排解孤独还是为兜揽生意,这些自来熟的好心人大都端着“屯明白”的主人派头,喋喋不休的向你讲述很多那些不论你知道还是你不知道的同江风物,不时还会流露出带有个人观点的时事政治,评价一下中央领导人和地方官员的执政业绩,但都是那么善意和理解,毫无偏执的个人观点,只有在结束里程时给你留的那张有姓没名的名片,才流露出长期混迹于市井的狡黠和诡秘,但就是这种偶尔也透着朴实的诚意。
  所有的旅游区总要和吃沾上边,有美景必有名吃。同江是座小城,仅餐饮业就占了所有商铺的百分之五十,基本上都是些入时的时尚餐饮,好像没什么老字号,从伏在吧台上打瞌睡的服务员身上不难看出同江的餐饮业略显萧条,可位于三江口浮船上水上餐厅的江水炖江鱼确实风味独特,八年前曾经吃过的一顿鱼宴,至今回味起来还口有余香。
  同江,一座朴素内涵的边城,给我的感觉是不错的……。

相关标签: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