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评述 》

文学评述

收藏栏目

  • 小围围

    时间:2018年09月23日 .文章985篇 .10次关注

    王宏图《迷阳》:欲海泅渡与家族沉思

    十多年以来,王宏图的小说始终在处理着城市叙事与欲望书写的问题。2006年,他的长篇小说《Sweetheart,谁敲错了门》(东方出版中心)展开了其“欲海泅渡”的叙事探索,他笔下因金钱权势而身陷威胁的家族、被各种女性力量所诱惑的男主人公,似乎是延续了海派小说繁华与腐朽同在的现代性传统

  • 国民男神

    时间:2018年09月23日 .文章338篇 .10次关注

    诗意文字铺就回乡之路

    的确,忧伤是诗歌的种子,快乐造就不了诗人。或许,对每一个诗人来说,他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就是忧伤的温床。忧伤,是这个时代暗自涌动的真正意义上的主潮;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所带来的阵痛或剧痛,让诗人敏感的身心颤栗不已。这种颤栗感,从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延续至今,甚至还会在相

  • 命中缺水

    时间:2018年09月23日 .文章369篇 .12次关注

    李皓《一个人的辞典》:感受闪烁的诗意

     《一个人的辞典》:李皓著,白山出版社出版放在我案头的李皓的散文集《一个人的辞典》,以闪烁的诗意和特有的抒情基调,一点一点地让人柔软起来。书里的文字,荡漾着浓郁的诗意,自然、亲切、平等,在娓娓道来的叙述氛围里,传达出一缕缕饱含生命哲思的人生况味。弗吉尼亚·伍尔芙说:

  • 国民男神

    时间:2018年09月23日 .文章338篇 .10次关注

    祁志祥《中国美学全史》:贯通古今回应时代

    祁志祥教授独立主持完成的《中国美学全史》五卷本最近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是美学界和出版界的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中国美学全史》上起先秦,下迄21世纪初,全景式地分析、描述了中国古代美学精神在古代的运行史及其在20世纪向现代美学学科的转型史。这样贯通古今的美学史著作,就我

  • 小呆

    时间:2018年09月23日 .文章326篇 .11次关注

    鲍盛华《先生向北》:笔底波澜国士情

    鲍盛华的《先生向北》一书,用纪实文学的笔法、散文的笔调,以文化大师张伯驹及其夫人潘素北上长春为端点,以回环纵横的笔意,串珠挂玉般地展现了1945至1965年间吉林乃至东北文化的景象,披露了很多不为人知的人和事,剖析了支撑文化景观的群体人格。《先生向北》翔实地讲述了匡亚明、宋振

  • 小弟弟不带我

    时间:2018年09月23日 .文章317篇 .10次关注

    郜元宝评《白鹿原》:为鲁迅的话下一注脚

    一据1993年6月人民文学出版社第1版篇末作者自记,《白鹿原》1988年4月至1989年1月草拟,1989年4月至1992年3月成稿。算上1987年至1988年作者辗转查阅长安、蓝田、咸宁三县的县志、地方党史和文史资料的准备阶段,正式创作逾时六年。该书是1942年出生的作者迄今为止唯一的长篇,倾尽心力和积累,可谓毕

  • 语过添情

    时间:2018年09月23日 .文章321篇 .11次关注

    冯俊科《流沙》:那一段人生的活史地

    作者说冯俊科《流沙》创作谈契诃夫说:“我只会凭回忆写东西,从来也没有直接从外界取材而写出东西来。我得让我的记忆把题材过滤出来,让我的记忆像过滤器那样只留下重要的或者典型的东西。”我很欣赏和赞同这句名言。《流沙》所反映的事件和人物都是我亲身经历过的。近五十年来,它一直

  • 随你梦牵

    时间:2018年09月23日 .文章336篇 .11次关注

    张晓风《不知有花》:邂逅生命中的最美

    《不知有花》是张晓风执笔50年的全新散文精选集,收录了《不知有花》《遇见》《常常,我想起那座山》等,还特别挑选了《行道树》《我喜欢》等被选入语文教材的佳作。作品洋溢着空灵而温暖人心的情感,主题内容包括自然的美丽和对万物的敬仰,家的温馨和对亲人的牵挂,生活的美好和对生命

  • 影身等候

    时间:2018年09月23日 .文章308篇 .11次关注

    思想,新古体诗高贵的灵魂

    继写下《诗歌的流变与新古体的崛起》一文,并参与新古体诗的韵律美、意境美的讨论,突然对其“三美”定位之一的“思想美”产生兴趣时,我自然而然想起:辩证法就是辩证法,真理就是真理,尤其是身处时下这个历史大发展、世界大变革、人类大进步的新时代,拿它来比喻新古体诗思想与技巧

  • 幽兰城伤

    时间:2018年09月23日 .文章327篇 .10次关注

    任晓雯:小说中嘲讽或者控诉,是一种退而求其

    由张猛导演,周冬雨特别出演的电影《阳台上》将于近期上映。该电影改编自作家任晓雯的原著小说《阳台上》。视角聚焦于社会底层小人物的日常生活、生存挣扎、喜怒哀乐。“《阳台上》写于八年前,那段时间各地发生很多拆迁的事件,于是便萌生了以‘拆迁’为由头创作小说的想法。事实上,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