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苦是为了生活的甜,不必赞美苦,也不要拿苦标榜自己

荡秋千听故事

时间:2021年11月28日 .共发320篇. 14关注

每个人都吃过苦,但程度不同。

生活的时代、环境、家庭不一样,经历自然不可能千篇一律。在战乱年代,疾病、饥饿、暴力、死亡是家常便饭,几乎每个人都亲历过,或者见识过。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活的苦难很难由自己扭转,命运如此,神仙也无奈。而和平时期,只要身体健康,思想上进,大多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爱情,生在春风里,这是你的幸运。

R-C (9).jpg

即便大环境是好的,并不是说就没有痛苦。痛苦时时有,只要活着,就躲避不开。疾病、感情、恶人、欲念以及不公平的社会现实,只要你外出约会、逛街、旅游、工作、娱乐,就难免受到别人的非难,会有天灾人祸,这些痛苦不得不受着,因为你不可能逃到深山老林,一个人过活。

有些人把痛苦当作生命的必然,承认是成长过程中一定会经历的命。有这种想法的人,会理性对待各种苦,以及各种小确幸,深信逆境里也能飞出凤凰。

而另外一些人则把痛苦当作不公,把自己当作受害者,并且沉浸在一种自暴自弃的状态里,怨天尤人不思进取,生活越来越差,自己整日精神恍惚,失去美好生活的大把时机。

还有一部分人片面夸大了自己所受的苦难,逢人便诉苦、道委屈,不分场合不分对象,有点偏执,其主要目的是为自己的无能掩饰,因为生活的不公,所以我没有成功,不是我不努力,而是没生在好时代。

同样时代的人,对于苦难的理解却不一样,那就是人的因素。

OIP-C (12).jpg

民国时期的作家萧红,生于战乱,可以说是国破家亡,而其自身经历又无比坎坷,令人细思极恐。爱情上的失意,战火的摧残,孩子的夭折,任一件拿出来都称得上人间悲剧。她的一生经历过多次颠沛流离,孤独地行走,清醒地创作。看似柔弱的萧红,却从未提及自己的苦难,反而以柔美的笔触坚强地书写天地间的大悲悯,在《生死场》中描述基层国民的生活现实,生的坚强,死的挣扎。

纵使苦难加身,也要活出个样子,这是萧红对命运的理解,并且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苦难也是财富,在不得已的年代,要认清现实,不气馁不放弃,勇于抗争勇于呐喊出自己的声音。

除了萧红,但凡在逆境中成长的大人物,都有一段不堪回首的过往,有些为大众津津乐道,有些却淹没在历史烟云中,我们看到的只是大人物光鲜辉煌的一面,却无从知晓其流血流泪的抗争。

说实话,如今我们所面对的那些苦,并不是真的苦,充其量只算是挫折和障碍。倘若有心,用把力就能迈过去,从而苦尽甘来。因为我们能看到生活甜美的样子,周围有现成的榜样,而不像萧红所处的年代,放眼望去,全部是流离失所妻离子散,那是绝望。

遭遇点挫折并非坏事,让人们知道生活不易,不要想当然地以为,活着就要及时享乐,没有事事顺心的现状,哪有快乐可言?

吃点苦,意志更丰满更坚定,有可能走的更远。但我们不必赞美苦,因为苦不是生活的终极目的,起早贪黑披星戴月流血流汗,正是为了美好生活,为了吃得好穿得好受人尊重。

R-C (23).jpg

同时,利用苦标榜自己的人,就是扶不起的阿斗,像祥林嫂一样,失去生活的意义。他会深陷于那些无端放大的苦难里不能自拔,怨天尤人,演绎苦情,嗟叹命运不济,就是想不到奋起抗争。

我们要相信生活会越来越好,面包会有的,幸福日子就在前方,目前的所谓苦难只是考验。人生中会有无数次考试,每一次挫折都是一个考场,认真准备强化自己,轻松通过考试,你就是人生赢家。

而不理性对待困难,陷入死循环,即使标榜自己,也只会引起别人更多反感,不值得同情。

相关标签: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