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靠书信交流感情

荡秋千听故事

时间:2021年12月05日 .共发320篇. 14关注

真是不得了,记得十几年前,还亲自执笔,在雪白的格子纸上写信。先是细致地酝酿,将身边的事情全部回忆一遍,决定什么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是大书特书的,什么又是一笔带过的。在脑海中形成初步轮廓之后,便郑重在书桌上铺上信纸,闻着书香味儿,很享受的样子。

2d70-iwxpesx7324561.jpg

笔一定要用钢笔,蓝黑墨水,写在柔软的白纸上,像是躬耕的农夫,精心侍弄一亩三分地,认真之中夹杂着些许狡黠,想象远方的亲朋收到书简时的兴奋与期待,笔墨顿时顺滑许多。

传统书信的好处是留白,给予充足想念的空间。一封信通过草绿色的邮箱寄出去,看着同样一身绿的邮递员取走,骑上摇着铃铛的自行车远去,就算是投递了一份情意和希望。接下来的日子唯有耐心等待,等待那封隐隐约约的回信。

在等待中,会把思念发挥到极致,会掰着指头计算书信来往的精确时间,会想象邮递员插着洁白的双翅,天使般的微笑,会猜测即将到来的书信究竟携带什么样的好消息。

在等待中,升华了情感,锻造了耐心,沉淀了美好的回忆。

大学时代,是写信最为疯狂的几年。记忆中全是下课之后飞奔收发室的转换镜头,在挤挤挨挨的人群中互相传递来自远方的问候,一封封地查找,快速浏览信封上熟悉的字体和更为熟悉的名字。

有时候一天之内竟然收到十几封书信,厚厚的,沉甸甸的,如获至宝般纳入怀中,趾高气昂地返回宿舍,尽情享受周围同学羡慕的眼光。

拿出裁纸刀,微微挑起密封的边缘一角,刀尖划入,撕开封边,这个时候小心脏是在喉头上的,简直要窒息了。

接下来才是正戏上场,心无旁骛地投入书信之中,方块字,木浆纸,碳墨水,以及倾注真诚友谊与爱的心意,一字一句地阅读,生怕遗漏重要信息,读完仍觉意犹未尽,翻过来看背面,希望有意外惊喜,甚至一遍一遍读,快要全部背诵下来了,比那些枯燥乏味的教科书有趣百倍。

时光在一封一封的书信中缓缓流淌,收信,发信,再收信,再发信,大学就这么结束了,情意也从热烈到恬淡,由咫尺天涯到渐行渐远,书信终究没能挽回曾经朝夕相处的甜蜜,因为它自身业已朝不保夕。

时间是越过越快的,像山顶的巨石沿着铺满绿草的山坡滚落。起初是缓慢的,巴不得踹上一脚,助他一臂之力,最后越滚越快,根本追不上了,只好望石兴叹。

许多人都追不上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书信也是如此。

fe39f7cefa4b47e681bd3e3cfa162709.jpg

然而历史的东西都沉没于时间的洪流深处,新的事物诞生,必然伴随旧事物的消亡,这才是守恒,倘若一味的新生,整个宇宙恐怕都挤得满当当的。

突然之间大家热衷于谈论伊妹儿,真是个讨巧的名字,仿佛情人般热切。那时人们把伊妹儿当做身份的象征,是个人的名片,见面寒暄之后,必然要互留联系方式的,电话和伊妹儿,缺一不可,即时聊天工具则是之后的事儿了。

可以说,只要有上网的便利,人人都会开心地注册一个伊妹儿,不管有没有实际的用途。而真的注册下来,却不知道与谁互发邮件,真是尴尬,于是就胡乱写下几句不打紧的话,发给一个随意编造出来的地址,只为好奇,体验那种新鲜感。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写信成为纯粹商业性的活动了,个人之间交流感情的伊妹儿总是显得单薄没有生气,不像手写书信那样郑重和认真。总觉得在电脑上打字太机械化,太任务化,实在提不起凝聚感情的兴趣。因此,与朋友的伊妹儿里面,只是空乏的问候和近来的状况,有事说事,无事就各忙各的。

虽然经常会打开伊妹儿,浏览一些未读邮件,但等待的绝美体验就此消失了,根本就没有之前的那种迫不及待。况且电子邮箱里挤满了莫名其妙的垃圾广告,令人生厌,渐渐地,新鲜感退却,伊妹儿也很少光顾了。

即时通讯盛行之后,人们交流信息和感情变得与呼吸空气一样的简单,不再等待,不再酝酿,若想联系,QQ,MSN,直接就可以探视到对方,距离拉近了,世界变小了,感情却是越来越不为人们珍视,因为得来太容易了。

传统书信已死,伊妹儿已死,书信这种交流的途径不再有市场,是过气的明星,不再为这个时代接纳,只存在于回忆中了。而新生代里面,是不可能体验到书信交流时的那种快乐与感情的,甚是遗憾。

一个形式,一种途径,一个职业,一件物品,存在过,奋斗过,风光过,从出现到消亡,时间可短可长,有人喜欢有人担忧,可毕竟是某个时代的特征,是属于应运而生的宿命,不管结局如何,都值得铭记怀念。

正如坎坷的人生,不管愿不愿意,就这么跌跌撞撞地走过来了,若想快乐,只好接受,而且还要赔上十二分的小心。

相关标签: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