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这么一则故事,看完眼睛湿润了。
“在我12岁那年,妈妈去世,但我还经常用小手机,给妈妈的号码发短信或者打电话,虽然是空号……
终于有一天,那个号码成了一个陌生男人的了,拨通的那一刻,心一惊赶紧挂掉,然后发短信给他道了歉,并说明了理由。
中考之前,还是忍不住给那个号码发了个短信。
他竟然回复了:宝贝加油,妈妈在天上看着你!
每个人都习惯于得到,并且享受得到时的那种快乐,感觉整个人都漂浮在云端,世界在脚下,远方可以一览无余。对得到的执念太深,使我们忘记了失去。有得有失才是生活的常态,既然享受得到的乐趣,就一定要承担失去的痛苦。
失去有很多种,心仪的礼物,宠爱的小猫,飞扬的青春,快乐的时光,这些都是人们生命中的珍藏,却又阻挡不住某一天会失去,尤其是亲人的离开,那是一个人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刻。
最亲密的家人,常常是朝夕相处惯了,早已习惯了他们的存在,习惯了他们的呵护和关爱,习惯了他们永远陪在身边的假想。一旦失去,就像天塌下来,地陷下去,整个生命没有了支撑,窒息一般,丢了魂魄。
就像原本健全的人,突然因疾病截肢,那段肢体从身上拿掉,不再属于自己,会腐烂掉,化作虚无。然而最初的那段时间,仍感觉到肢体还在原来的地方,能感觉到疼痛、温凉,能感觉到趾头的屈曲和套在袜子里的束缚,仿佛从未远离。
习惯制造了假象,伪装成一个貌似真实的感觉,你明明知道有些东西已经不在了,却又无意间探查到蛛丝马迹,给你一些感官上的反馈,让你在真实和虚幻之间犹豫不定。
故事的主角显然不相信妈妈已经走了,意念中的妈妈只是去了一个遥远的地方,迟早会回来的,所以才不断打电话或者发短信,希望能得到回应,希望再次听到妈妈的声音。整个心都寄存在这样的幻想里,也许这本身就是对自己的一种安慰。
对一个陷入感情漩涡里的人来说,就像思维的某一段意外短路,形成一个否定-肯定-否定的死循环,很难摆脱。局部的短路,会影响整个思维管线,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对这样的人,稍微一点异常的打击就可能是致命的,相反如果获知了沉入心底的温暖,就可能解开短路,一切恢复正常。
陌生男人的回复,虽然简单却温暖,也抓住了丧母之痛的核心。是啊,妈妈在天上看着呢!
一句短短的回复,对陌生男人来说是举手之劳,但对一个沉浸在丧母之痛的孩子来说,却可能是一次彻底解脱,从幽暗之地重回阳光现实。
平心而论,故事主角的电话对陌生男人来说,相当于骚扰,而且是被当作已逝生命来对待,更是不敬。但陌生男人并没有粗暴对待,而是选择了宽容,并尽可能表达爱心,不得不为陌生男人的涵养点赞,如果换做另外一个人,很可能就不管不问,甚至拉黑来电。
我们总觉得当下社会越来越复杂,人心越来越不可捉摸,信任和诚意成为稀缺资源,人与人之间就像矗立着一堵铜墙铁壁,很难沟通,很难点燃温情。但我们又看到,即便是陌生人,也愿意为另一个陌生人伸出手,用人性的善拯救一个绝望的心。
从小父母就告诉我,不要随便和陌生人说话,不要随便接受陌生人的东西。这样的告诫深入人心,随着时光推移,慢慢长大,就坚信凡是主动接近我的陌生人都不怀好意,便自觉关闭了所有陌生人的善意表达,套路太多,不得不防。
然而,陌生人也是人,比照自己,向来尊崇“不以善小为不为”,但自认为的善良,对一个未曾谋面的人来说,就是陌生人的“不怀好意”。信任不是行为表现的诚恳真挚,你就愿意相信,而是只有放下戒心,试图相信的时候,才可能允许一个陌生人走进来。
经常在新闻上看到这样的场景:女生与男朋友在高速路上行驶时吵架,被一怒之下丢在高速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这个时候恰恰是陌生人停下车,带她离开,安置在安全的地方。网上的众筹,筹集到的资金都来自五湖四海的陌生人。刚刚入职一家公司,那些以后成为事业助力的同事,一开始都是你的陌生人。
陌生人不被信任,是因为不了解,他的一切都是未知,未知就代表恐惧,恐惧的结果就是远离。但人们又更容易对一些特殊群体产生信任,比如警察,比如军人,比如大学生模样的人,这类群体的良好声誉,让人觉得值得信赖。
因此,我们警惕的是“不怀好意”,并非陌生人,在不能甄别陌生人的意图之前,只好严防死守,不肯敞开心扉。
有句话说得很好:活着特别好,特别有趣。可以体会苦,然后特别甜。有爱和被爱的滋味。
爱是我们这个世界的灵魂,有爱的地方就是春天,人们的生活简单又温馨,人人值得信赖,人人都是爱与被爱的主体。即便路遇陌生人,首先不是心存忌惮,而是友善地搭讪,当作朋友一样温柔以待。
生活本是有趣的,想的越多就越复杂,复杂就变得枯燥,就不再有乐趣可言。如果生活中处处是猜疑,是勾心斗角,是欺诈和哄骗,恐怕眼前所见都是黑暗,心中所藏都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狭隘。
愿你生活在爱与被爱的世界里,试着对陌生人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