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郁《逃笼鸟》:现实主义的飞鸟

小围围

时间:2018年09月14日 .共发985篇. 11关注

作者说

郁:

现实主义的飞鸟

想了想,可能招骂,但还是要说,在婚姻关系里,相比女性,中国男性获取的红利更多,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确实是,养家的压力落在男性身上也很大,可相较于大部分女性生育孩子、操持家务、维持一个家内部良性运转的付出来说,婚姻制度还是给男人提供福利的。我们身边经常可见一些男人婚后是个什么鸟状态,本事不大,脾气不小,进可以祭起养家的大旗去外面开拓关系花天酒地,退可以到了家里如凯旋回朝袖手跷脚等待服务,服务不好,还各种差评,弄不好还会招致家暴。婚姻对女性成了一种下赌的冒险,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独立女性恐婚或者选择不婚,由来有因,很大程度可以说是男性集体自作的,将来以婚姻这个牢笼套取不到一个可供剥夺的女人,也只好算是自受。

但得声明,我只是一个女权主义谨慎的支持者,女权主义被污名成这个样子,诚然有一份田园女权者的贡献,更多的是在这个现实里,谈女权主义,还是一种奢侈。毕竟不是每个城市都是北上广深,不是每个女性都能掌控自己的命运,此话自然也不宜展开太多。

总体来说,这不是一个让人那么舒服的小说,写得有点狠。狠不是作者本心,是生活局部就那么残忍,这还是尽量客观地写,遭受家暴的女性经历的远比小说里描写的更甚。

小时候囿于成长环境,在村子里城镇上见闻过太多家暴,打起女人来那个凶狠,触目惊心。为写这个小说,潜伏采访过几个家暴群里的人,现实远比想象中严重得多。这个小说,有点以此替两性中普遍的暴力男们忏悔的意思,包括自己粗暴的无意识的父辈。

一谈到女权主义,在微博上就可见很多争端和分裂,我没有那么多理论,只是出于体贴,想写一篇普通女性在婚姻中身不由己的绝境,也期望所有深陷在劣质婚姻中的女性,都能挣脱出来,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可写到结尾,驾车追来的是她老公还是成岸,我也没法说清,人性是起伏的,当然我愿意于小凤逃出牢笼,有属于自己独立的一片天空。

小说是去年初写的了,很多情节都已模糊,我也不愿意再重读它,写的时候花费了很大心力,可作者就是这样,写完了,改定了,就完事了,还有下一篇和下一个思考的点要去表达,所以对这个小说就说这些吧。

另外想说一点关于现实主义的想法,或者是目前纠缠我的困惑。有的师友比较偏爱我那几篇轻逸的灵动的短篇,这样的小说也还在写,可又觉得,一个写作者,处于这个时代语境中,还是要有所发声,我只能以小说的形式罢了。负气点说,是觉得尚还年轻,还有膀子力气,还愿意笨重地强攻现实问题。我敬重在湍急的生活浪涛中,还试图搏击,和时代脉搏心率贴近的作家。当然,因为作品和现实贴得较近,极有可能时过境迁就被牺牲掉,那也没有办法,只好是宿命了。接着写才是重要的,就像如果认作是一只鸟,飞很重要。飞得艰难还是好看,能飞多高多远,那先不管。

最后,感谢原发刊物《小说月报·原创版》和《小说选刊》的编辑老师们对这个小说的厚爱。

 

编者说

洁:

有温度的凶狠

《逃笼鸟》呈现的是日常存在却总被有意回避的问题。

将婚姻中的暴力看作“家务事”,外人即便知晓也不会主动干预,夫妻双方往往也是极力掩饰,但《逃笼鸟》的主人公于小凤却决意要逃离。

寒郁将主人公置于一段残忍冷酷的婚姻关系中,贫穷、无望又充满暴力,丈夫将她当作自己的“所有物”,是发泄的工具,可以随意殴打辱骂,“她就像一只鸟,以婚姻的名义被装进猪笼”,所以带着女儿逃离是唯一选择。她尝试求助,但身处乡村的家人对这种暴力早已习以为常,麻木且冷淡;本以为是可信赖的闺蜜,却早将她的私隐传扬得人尽皆知;旧时的同学更是不愿蹚这趟浑水,甚至连听她诉说的耐心都没有……“在她逃离这段残暴婚姻的每一个路口上都写着:此路不通。”直到成岸出现。他本是丈夫找来看管于小凤的“狱卒”,却在一次次目睹这些隐秘却惨烈的暴力之后与她结成同盟,成为帮助于小凤逃出牢笼的关键人物。

讲真,这篇小说写得颇有些“凶狠”,它对婚姻中被男权物化的底层女性的处境设置是极端的,主人公面对的甚至都不是《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的那类衣冠禽兽,而是腌臜懒惰又狠辣的乡下汉,血腥味在小说中的发散方式很直接,读起来是重口味的。但寒郁在细节的处理上却又有细腻温暖的气息,于小凤第一次见到丈夫时,“是有额外的好感,她觉得这个男人能给她安全感”,以至于被殴打之后,“脑海里停留的还是婚前那个温和的男人”。在绝望和恐惧的轮回中,身为母亲的于小凤对着熟睡的女儿,“想吻她光洁的前额,却怕脸上的血痕玷污了她”。这些让人唏嘘的片段和留有一丝希望的开放式结尾,让每一个读过小说的人都愿意相信于小凤在那场盛大的烟火表演之后,最终带着女儿过上了她渴望的安稳人生。

这是带着温度的“凶狠”,寒郁确实是“心中有火焰”的人,他一方面直视生活的真相,在小说中理性地呈现当下的社会现实,同时又极力用故事内在的逻辑和带着情感的叙述给予那些软弱的、微末的生命以关照,唤起读者的共情。也许阅读小说的意义正在于此,它让我们在目睹了生活的荒诞后仍能心怀热望,就像于小凤在出逃路上仍会被璀璨的烟火吸引,一心想着“要抱着女儿也看看”。

相关标签: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