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醒龙《黄冈秘卷》:与灵魂一路返乡

情深似海

时间:2018年09月26日 .共发362篇. 13关注

《黄冈秘卷》有如一幅山水画卷,将黄冈地区的人文地理、文化基因和历史风云立体呈现。它同时也是一部关乎理想信仰的小说。刘醒龙步入文坛多年,《黄冈秘卷》有对自己创作回顾检视的意味,呈现出一种典型的晚期风格,这种风格最大的特点便是“和解”,原谅他人,也与自己达成和解,最终灵魂得以还乡。

刘醒龙新作《黄冈秘卷》是一部集大成之作,是作者多年创作积累的进一步冶炼和结晶。作品具有百科全书式的风貌,同时具有全景扫描历史的野心。小说线索繁复,主线是家族叙事,同时多条故事线并行不悖,写历史也写当下,写风物也写人情,写物质也写精神,写父辈的革命史,也写父辈的爱情。小说重心是关于父辈一生的书写,但也有“我”与少川的情感纠葛,同时还有对孩童辈的描写。小说既展现出作者的历史姿态,也有一定的现实批判。总体来说,小说是一部怀念故土故人之作,无论家族成员乃至普通人之间有多少的恩怨矛盾,最终似乎都得以化解,成为一部“和解”之书,这是一种典型的晚期风格,最终通过文字,让灵魂回归故乡。

家族叙事

中国是以家本位为传统的,家族叙事书写成为文学的大宗主题,直至《红楼梦》达到顶峰。后辈作家们一次次向《红楼梦》致敬,试图将家族书写延续并提升至新的高度。当代文学的这一主题更是司空见惯,家族叙事除了与家本位有关,与叙事空间的设置有关,也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相关。中国历来有“皇权不过县”的传统,家族在很多时候充当了基层自治和自洽的工具,家族伦理影响了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刘醒龙习惯于家族叙事,大部头的《圣天门口》便书写了鄂东地区雪家和杭家两个家族的百年遭遇。《黄冈秘卷》也是一部家族书写的典型作品,故事并非围绕某一个人展开,而是围绕一个大家族——刘家大垸展开。小说涉及的人物包括家族第一代的老祖父、老祖母,第二代的老十哥刘声志、老十一刘声智、老十八刘声明,第二代构成了家族叙事的主线,此外,“我”母亲、“我”自己、“我”的孩子、邻居们等各色人物也纷纷登场。王朤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人物,可以说是老十哥的补充和侧写。

小说一路设置悬疑,直到文末才将父亲与海棠的情感彻底揭示清楚。尤其是老十哥的叶落归根,既是对组织最后一次贡献力量,更是命运最终的必然归宿,一辈子颠沛流离不停搬家,最终还是回到刘家大垸。加之死后的王朤也回到了刘家大垸,王朤与王先生的父子关系以及最终魂归刘家大垸,都表明他与这个家族割裂不开。这个家族并不是完全依靠血缘关系,更多的还是一种文化上的认同。老十一一直无子嗣是一种隐喻,对孩子的锲而不舍正是对家本位的回应。到最后,老十一有了后人,促使他改变自己固有的价值观,冲突最终似乎都达成和解,成为一部理想化的家族书写,这里几无矛盾,也少冲突,紫貂愿意为老十一留下后代,即便是矛盾重重的老十哥与老十一最终也达成和解。

小说是一部致敬父辈的作品,无论是对父亲曲折的爱情书写,还是王朤对组织的看重,都是后人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所进行的书写。作家进行家族书写的同时也进行了自我剖析,这是近期作家们的普遍行为,除了启蒙他人,更愿意解剖自己,小说中叙述者的作家身份被不断提及正是基于此。

历史书写

家族叙事的模式流行更多源于中国家与国之间的密切关联,国是由家组成,写家族风云,其实也是书写国家的历史进程。刘醒龙的小说一直有一种历史的自觉,他往往通过小说来叙述中国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历史变迁。在《圣天门口》中便是通过家族的兴衰来书写中国百年的风云。《黄冈秘卷》是致敬父辈的小说,同时也是书写历史的作品,父亲的一生正好经历了一段特殊的历史。作家有对历史全景扫描的野心,用父亲一生的经历串起近百年的历史变迁。小说的主线修组织史、修族谱两条线索、两件事都与历史态度相关。小说体现出叙述者的历史姿态,具有新历史主义的特征和解构色彩,但更多的是在建构一种精神层面的历史观,用以观照现实。有些历史事件和大的时代背景一笔带过,如平型关战役、民间抗战书写等,作家主要通过个体记忆来描述历史。

作品书写了老十哥革命、反腐、退休的一生,展现了一位典型黄冈人一辈子的命运,通过个体命运的沉浮来反衬历史,花了大量的笔墨来书写老十哥对自己的事业和信仰矢志不渝的忠诚,对组织的绝对忠诚是对自己信仰的坚持,晚年对修组织史的重视仍是对信仰的坚守,不过,最终历史似乎形成了巨大的反讽,这些也正好展现出叙述者不动声色的历史姿态。

饶有意味的是,历史在最后也达成了和解,在小说中,作者承认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价值观,老十哥对《组织史》和老十八对《刘氏家志》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尤其是一直困难重重的续写《刘氏家志》最后变得极为轻松,这正是和解的产物。但是对老十一的价值观,作者仍然持保留态度,对投机分子的批判一直没有停歇,对作家而言,历史的忧虑一直存在。

现实批判

《黄冈秘卷》中历史和现实的反差对比十分明显,这又回到作者一贯坚持的现实批判。如王朤晚年凄凉的生活,老十哥则要接受老十一刘声智施舍的退休金,这完全与他们的历史贡献不相匹配。在历史叙写中也有批判的态度,如关于森林火灾的书写,发生火灾的辖区负责人小冯反而成为英雄,一步步成长起来,这样的情节很值得玩味。不过,作家展现出成熟写作的气度,往往微言大义,感情极度节制却不失语言的力度。

具体的现实批判主要是与老十一的事业有关,由教辅材料《黄冈秘卷》使用者的散文为阅读素材切入展现这一“魔书”的运作模式,铺陈出商业浪潮下人性的迷失。刘醒龙以现实主义冲击波立足文坛,其小说一直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具有明显的批判色彩。他在《痛失》中以丧失良知的孔太平为中心展开对官场的批判,在《天行者》中聚焦教育问题。《黄冈秘卷》则是这些素材的再度冶炼,可谓集大成之作。《黄冈秘卷》中老十哥、王朤等对组织不计回报的付出与当下的唯利是图一正一反形成对比。

对作家而言,影响的焦虑无法避免,可以说后人都是站在前辈肩膀上进行写作,除了他者的影响,作家自我也是一道屏障。刘醒龙却完成了突破,最为明显的是从物质转向精神,从形而下转到形而上的层面。这是典型的晚年风格,在小说中,作者更关注精神、理想、信仰,历史追忆与现实批判都是为主体的精神世界建构而服务。寻找灵魂的伴侣与归属,安放自我。老年的老十哥在孩子们成家立业后摆脱了经济上的困难,却出现了精神危机,借北童之口说出的当代社会厌食病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苦难,“我”与少川的高于男欢女爱的暧昧关系更多的还是一种灵魂的交流,小说中不断提及的苏轼及其佚诗也是灵魂追寻的最好证明。

《黄冈秘卷》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小说,小说中哲理、伦理、教育、爱情婚姻等都有所涉及。同时小说也是一部风物志,作者对黄冈进行了全景呈现。地域不单单是地理意义的存在,小说中的人物性格有一种狂放不羁的成分,这就与地理环境密切关联,这些都在作者对地方风情的描写中被一一揭示出来。对黄冈人身份的反复强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作者的地域情怀。整个家族的基因是典型的黄冈气质,从老祖母沿街乞讨却不失志气始,到父亲自始至终不为组织增添任何麻烦,到孩子们的毫不逊色,展现了一个家族独特的气质,这种气质来自特殊水土的养育。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将地方志融入到其中,比如方言的使用、将父亲称为伯的传统、对巴河藕汤这一地域饮食的反复描写等,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小说是地方性知识的全面呈现,是一部宏大的黄冈志。《黄冈秘卷》有如一幅山水画卷,将黄冈地区的人文地理、文化基因和历史风云立体呈现,它同时也是一部关乎理想信仰的小说,父辈留下的遗产极为丰硕,有待进一步深挖。刘醒龙步入文坛多年,《黄冈秘卷》有对自己创作回顾检视的意味呈现出一种典型的晚期风格,这种风格最大的特点便是“和解”,原谅他人,也与自己达成和解,最终灵魂得以还乡。

(作者单位:《当代文坛》杂志社)

相关标签: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