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小学三年级之前的每年暑假,都会在湖南辰溪安坪镇老家的西瓜地里看守西瓜。已不记得是哪年,在那片几亩地的西瓜地里,偶尔依稀只有爸爸那熟悉的背影。
世界照明时报活跃着大批战斗在一线的市场工作人员,他们左手提着相机,右手提着报纸,奔跑在全国30多个省市的产区和专业市场。大量的驻站记者走向采访第一线,深入灯饰市场,用“脚底板”跑出大量第一手的、活生生的新闻,积累了很多打造驻站记者核心竞争力的宝贵经验,成为世界照明时报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利器。
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座落着一个安坪镇,那便是我的故乡。那里有高山,但四周都是小山包,中间有一条河奔向远方。这条河无休止的向东流淌,我也不知道它的尽头在哪。我只知道,这条河曾给我带来过无穷的乐趣。
这个午后,窗外的阳光很温暖,忙完手头的工作,我将办公室百叶窗帘一半摇下,把脸部的阳光堵在窗外。整个肩头沐浴在暖阳中,贪婪地独享深秋阳光的温暖……
此时音乐在我耳边环绕,每天晚上我一个人一边写文章一边听歌,仿佛已经养成了习惯。晚上的时间是安静的,安静到屋里除了音乐的余音外,剩下的只有电脑像蜜蜂一样极低而又有规律的轰鸣声。习惯了把手机放在旁边,也习惯了朋友圈里的喧嚣和热闹。
首先永远记住一条法则,”地球离了谁还是会转,工作离了谁,还是会正常运行。”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不是轻视和贬低自己的能力,而是不要给自己附加太多无形的压力和负担。
前几天整理东西,翻出几件工衣,是我第一次出来打工时厂里发的工衣。那时我十六岁,又小又瘦。有个老乡对我说:“丽霞,你怎么这么瘦呢?刮风的时候我担心你会被风吹倒!
今年上半年我忙于工作,也有好长段时间没回家乡了。趁着国庆长假我回了趟老家,也借机放松一下自己工作绷得太紧的神经。十月的风已有了一丝凉意,微风中的乡村像一位老者,虽已迟暮,却仍然精神䦆烁,落寞中带着不甘老去的倔犟。
在那阶级斗争“烟熏火燎"、成分论铺天盖地的岁月,幼小的我常常看见妈妈在人前老是一脸笑和,似乎是阳光下的向日葵,永远向人扬起一张不知疲倦的笑脸。我在想,妈妈真有那么多赏心乐事吗?
母亲是父亲大学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教的第一批初中生。时值新、旧学交替时期,学新学的学生年龄普遍偏大一点,母亲当时也十五芳龄了。那时父亲风华正茂,英气勃勃。而母亲则正值妙龄芳年,高挑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