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攀登者》根据中国登山队两次登顶珠峰的真实历史改编,讲述了1960年中国登山队向珠峰发起冲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顶这一不可能的任务,并且于1975年第二次攀登珠峰成功的伟大事迹。此后,两次攀登珠峰的事迹便成为了中国人不畏险阻,勇攀高峰的一个重要标志。在祖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为了纪念和弘扬中国人民的登山精神,《攀登者》上映了。
测量出中国人自己的高度
要登就登最高峰,《攀登者》攀登的是珠峰,这个伟大而具艰难性的目标正是登峰的精神所在。1960年,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顶的壮举是由中国完成的,但是证明登顶的证据已经丢失了,留下了必须补偿的遗憾,所以1975年我们需要向全世界证明,需要重测一个新的中国高度,整个电影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电影主人公方五洲的原型是中国登山队王富洲同志。攀登是艰难的,不攀登也是艰难的。一方面是自身的担当,国家的重任,另一方面则是如同众人,亲人朋友陷入不确定的漫长的等待中。方五洲还是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了两次攀登中,这个人物的感情世界很丰富,又简单得只剩登山这一件事。方五洲的扮演者吴京曾说,“在那个年代,方五洲和他的队友们,在那么危险,装备那么落后的情况下,能够登上世界最高峰,他们都是在某一个领域里面可以做到极致的人,因为方五洲有一套自己的登山的感悟,登山的理念和情怀。”
山在哪里?山在这里,勇敢的攀登者出发在风雪中。
整部电影最打动人的,莫过于1975年最后登顶那一刹那。不仅仅是因为中国登山队终于再次登顶成功,也因为包括了许许多多人背后的付出,背后的遗憾。比如说曲松林,登顶的一瞬间他满怀着遗憾,满怀着队友登顶之后自己心中的那份振奋,即便是站在山下遥望山顶,即便看不见具体方向,也会在瞬间有一种集体的力量直击心间。
不是征服自然,而是自然接纳了我们
据主演们所说,拍摄中最大的挑战便是在平原中去演绎高原的一种状态。
比如说呼吸,人在缺氧的环境下会比在正常情况下呼吸得更深,因为人体自身会进行调节,需要吸入更多的氧气。另外就是动作,处在高原环境下人的动作会变慢,还会尽量避免一些剧烈的或者快速的动作,避免过多过快地消耗体内的氧气。演员不仅仅在表演,也在更科学地登山。
很多人对登山的最初印象就是征服,站在山顶上征服高山征服自然。其实并不是这样,登上了珠峰并不意味着珠峰被征服,恰恰是自然对人类的接纳。演员获得的也远远不止是拍摄经验,而是在更高层面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在高原之上,人的渺小和自然的广袤尽在展示。这是电影的另一个侧面,也正是一个真正的登山者的内心:宽广又孤寂,对手不是山而是自己,只有战胜了自己,才能真正站到最高处。
山再高,只要攀,终能登顶
电影中杨光这个人物的原型是夏伯渝老先生。杨光因为在登山中把自己的睡袋让给了队友,第二天双腿被冻伤,只能放弃登顶。在2018年,七十多岁高龄的夏伯渝老先生凭借着惊人的毅力用两条义肢登上了珠穆朗玛峰。
有句话说世界上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峰,登山难就难在它是一种自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检视自己,不能放过一件小事,因为一个微不足道的放任可能会造成生命危险。现在的人更多崇尚极限运动,需要注意的是,登山不是率性而为的一项运动,而是一种特别律己的行为。正是在严格的控制能力下,登山者才会感受到战胜自己的乐趣,才会收获一场难得的享受,
《攀登者》中还有一个镜头是九个人登上了山顶之后,相互搀扶着插国旗,插觇标。这叫做“结组”,就是三四个人为一个小组,他们的绳子是绑在一起的,有一个人掉下去,另外三个人要把他拽起来,如果不拽的话,可能自己和其他两个人也要被拽下去。所以登山不仅是一场攀登的运动,更是团结协作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