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城诗话(二)

田子壬

时间:2021年08月13日 .共发16篇. 0关注

四、诗要自然流畅

 

诗歌作为一种最古老最元始的文艺形式,具有通俗易懂的特点。之所以通俗易懂,从语法形式上来说,就是它自然流畅,使人一看就能明白,一读就能琅琅上口,很快记住;从诗歌的起源来说,诗歌源于民谣,首先是从人民大众的口中传唱开来的,它具有口语化、通俗化的特点,必当自然流畅;从我国流传下来的名诗名句来看,其共同特点都是明白如话、琅琅上口,无论是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还是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也无论是杜甫的“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还是白居易的“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试问有哪一首哪一句不是明白如话、自然流畅的?这可说是诗歌的一个优秀特点。所以后人写诗者,应遵循和学习其优秀特点,在诗歌创作的过程中,努力吸取口语化、通俗化的营养,使自已的诗自然流畅,做到既深入浅出、又简明不俗。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小人写诗却很不注意这一问题,他们所写之诗,往往不那么自然流畅,使人读起其诗佶屈聱牙,其意悔涩不明。为什么会这样?究其原因,主要是作者为顺应平仄和押韵或故弄玄虚高深莫测穿凿附会造成。其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是用生疏冷辟之字、词。如一些人喜用“赓”字,是继续的意思,现代汉语和日常口语中我们很少用赓字而用继或续字,赓当属生疏冷辟之字;但赓字是平音,为求符合平仄和押韵而用上了,违反了语言习惯和格律诗避忌,故使人读来显得格外别扭,一般人还难猜其意。

二是把叠音词拆开单用。如一些叠音词津津、洋洋、纷纷、潺潺、往往,一般是不能拆开单独用的,即使能拆开单用其意也变。清人袁枚说:凡古人用双字者,如依依、潺潺、悠悠、匆匆之类,指不胜屈。唐、宋名家,从无单用一字者。近今诗人贪押韵,又贪叠韵,遂不得已而往往单用之,此大谬也!作者当以为戒。”(《随园诗话》补遗卷六、20)

三是倒用词语。有些词语即使倒用也不会影响原意,这当然无所不可;但有些词语若倒用了其意全变,或狗屁不通,如专用名词等,那是万万不能倒用的,这也是格律诗的避忌。

四是生硬用典。好的典故能使诗词增色,言简而意赅,用得好当然最棒;但若生硬用典或用典成僻,使人读来如坠千里云雾之中,那就“妖为鬼蜮必成灾”了。

五是因作者自身现代汉语语法把握不当而造成的毛病。这里就不再展开论述了……

总而言之,以上几方面都是防碍我们写好诗的毛病。现代人在写诗过程中,只有认真克服这些毛病,即坚持不用生疏冷辟的字词,不把叠音词拆开单用,不乱倒用词语,不滥用典和严格把好现代汉语语法关,不制造语法不通的句子,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已的诗自然流畅,才有希望成为好诗。

 

五、诗要入人心脾

 

清人袁枚说:“诗要入人心脾,便是佳诗,不必名家老手也。”(《随园诗话》补遗卷二、48)其意就是说,诗要能打动人心便是好诗,一般人也可做到。历史上能够留传下来的名诗名句,就是因为能打动人心,所以才能成为好诗而万古流芳。

请看苏东坡的“大江东去”、辛弃疾的“楚天千里清秋”和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那气势雄浑的高妙意境,令后人叹为观止,无不震撼着我们的心扉。

蔡琰的《悲愤诗》,它真实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汉末大动乱中的悲惨遭遇,也写出了被掠人民的血和泪,是汉末社会动乱和人民苦难生活的实录,实实在在是打动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心灵。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那超凡的想象力,为人们提供了一幅多么壮美的祖国山川的画图;还有王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那新雨过后的林间明月和石上清泉,是一幅多么恬静美丽的山林夜景图画啊!它们也都确实打动了我们的心。

南唐后主李煜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和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那琅琅上口的音乐美以及怀旧、思乡情结,令人陶醉,无不引起了人们的共鸣。

王之焕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表达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哲理,永远成为启发和激励人们前进的动力。

我们再来看看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者通过对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在他所处的那个战乱时代和所居的那个困难环境,却能想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吾庐受冻死也足!”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和高尚的思想情操啊!读起它怎不令人心动呢?还有白居易的《卖炭翁》,作者通过卖炭翁遭遇具体生动的刻画描写,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人民永远记住了他的诗篇……

综上所述,诗歌靠什么打动人心,无非就是靠境、靠情、靠象、靠音、靠理等诗歌要素。意境高妙,能够令人心旷神怡,眼界开阔;情感强烈,能够令人感动,产生共鸣;形象鲜明,能够使人如临其境,感同身受;而琅琅上口,悦耳动听,能够令人陶醉,美不胜收;富含哲理,能给人启发,深思得益。此外,为人民而诗,为人民而歌,深刻反映社会现实,他的诗歌作品便会有无限的生命力。……所有这些,都正如袁枚所说:“诗者,人之性情也,近取诸身而足矣!其言动心,其色夺目,其味适口,其言悦耳,便是佳诗。”(《随园诗话》补遗卷一、1)

 由此看来,写诗既要自然流畅,做到平白如话,通俗易懂,又要注意能打动人心,即于自然处出雄奇,在平凡中见伟大,我们应努力而为之。

 

 

六、诗贵有新意

 

提出这一问题,好象是老生常谈了,但又不得不谈。当今世界,每天有多少人在写近体诗词,尤其是律诗绝句?世界上恐怕再没有一个比它还大的企业,能够每天生产出那么多精神产品!然而,这其中真正能够具有价值的又有多少?换言之,我们这个比世界上任何最大的企业还要大的“企业”,每天都在生产大量的垃圾产品!这确实是个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的问题。那么,我们应如何才能减少垃圾产品的生产呢?答案只有一个,就是要注重诗的质量。所谓诗的质量,除了诗的艺术性外,无非就是思想性。而思想性里最重要的,便是新意了。我们先来看看前人是如何出新意的:

以咏梅花的诗为例。梅花可说是历代文人吟咏最多的花卉之一,在中国文人的笔下,往往是人格的象征或意趣的指向。由于审美情趣的差别、吟咏时心绪不一,他们笔下梅花的风姿与味道却各异其趣。宋代陈亮《梅花》诗:“一朵忽先变,百花皆落后。”昭示着梅花独领风骚的品位。宋代林和靖《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梅花是清丽淡雅的,寄托了他“妻梅子鹤”的隐逸情趣。元代王冕的《墨梅》诗:“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赞颂了梅的清雅高洁的内在美。清代宋匡业《梅花》诗:“独立风前惟素笑,能超世外自归真。”这梅花是超凡脱俗的,表明他与世无争、超然尘世之情思。而咏梅诗词最多的名家,当数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此类题材的诗词在百首以上。他笔下的梅,风姿各别,寄托的情思也因事而异,其中,《卜算子 咏梅》最为著名:“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梅花是孤芳自赏的,诗人以孤高寂寞“香如故”的梅花表现自己的操守和傲骨,被后人广为传颂。毛泽东的同名词《卜算子 咏梅》却“反其意而用之”:“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梅花是报春的使者,诗人以“不争春”和“丛中笑”的梅花表现了革命者无私无畏的崇高品质、阔大胸襟和乐观精神,这和陆游笔下的梅花形象,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比!可以这样说,自有咏梅诗词以来,毛泽东的这首词是前无古人的。

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同是咏梅诗,为何在千千万万首诗中,上面这些诗能够脱颖而出,且流芳百世呢?其根本原因就是这些诗与众不同,不落俗套,另有新意。所以说,诗贵有新意,是诗的生命力之所在。写诗不怕题材旧,也不怕写的人多,而在于要有新意,要另有所托,立意高雅,与众不同。然而现实中却是绝大多数人每天几乎都在重复犯同样的一个毛病:写诗没新意,无病也呻吟。这其中当然多是初学写诗者,但也不乏精通写诗的资深人。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笔者认为,根本原因还是对诗歌的认识和态度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认识偏向和态度误区:

一是把诗歌当饭吃。对于精通写诗的人来说,写一首符合格律的绝句比吃饭还容易,于是乎真有人把写诗当饭吃了,看到什么就写什么,而不管有没有诗意和新意,也不讲谋篇布局,想到哪写到哪,认为只要按格律要求穿凿附会就行,每天不写诗就很不习惯,可写出来的东西不是让人觉得佶屈聱牙,就是味同嚼蜡。

二是把诗歌当作一种游戏工具。诗歌是心灵的窗户,是真情的流露,诗歌的互相唱和,一直以来成为文人之间交际的友好桥梁和精神纽带而被广泛采用,这本是无可非议的事情。但今天有些人热衷于唱和,不管有无交际,也不管有无情意,一人写诗,众人奉和,绞尽脑汁,搜索枯肠,无病呻吟,直唱得天花乱墜,哀鸿遍野,垃圾满地,表面上很风光很热闹很美,实际上庸俗不堪。

三是把写诗当作写快板。这种人主要是对诗歌认识浮浅,以为写诗就是写快板,只要凑够字数便是诗了。他们不懂得写诗和写快板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写诗是要靠形象思维的,而写快板可以不用形象思维。因此他们写出来的东西不是直呼口号式就是工作总结式的,一点也没有诗情画意。

……凡此种种,都是写诗的诟病,都在我们必须克服之列。我们说诗歌是神圣的,并不是说诗歌高不可攀;我们说诗歌最浅显易学,也并非说诗歌可以庸俗。一切诗歌创作爱好者及诗人,在诗歌创作的问题上,都要立志于精益求精,锐意创新。我们要学习古人“语不惊人誓不休”的写诗态度,杜绝一切粗造滥制。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决做到三不写:一是没有诗意不写,二是没有新意不写,三是别人写过的没突破不重写。如果继续视诗如吃饭、如游戏、如快板,那就是彻底把诗歌庸俗化了,那是永远也写不出什么好诗来的。如果处处步前人后尘,人云亦云,那也是永远写不出什么好诗来的。

诗贵有新意。让我们运用老祖宗传下来的这一优秀文学艺术形式,旧瓶装新酒,去更好地唱响今天这一伟大的新时代吧!

 

七、诗歌忌直白

 

在格律诗的诸多禁忌中,有一条禁忌是忌直白。所谓直白,就是直说,其意就是说诗歌应该雅致含蓄,不要直接把全部意思都说出来,让人一览无余。其实不仅格律诗忌直白,其它诗歌也是忌直白的。为什么诗歌忌直白呢?这是因为诗歌这一文学艺术形式,是通过自身极其精粹的语言让读者感受其意境美、情感美、形象美、音乐美或哲理美等美的,如果直白了,等于让人喝白开水,定会自觉索然无味,那还有什么美可言?但诗歌又不能写成谜语让人猜,因为诗歌和谜语两者是不同的。谜语可以没有意境、情感 、形象、音乐和哲理,但诗歌不行,诗歌必须具有意境、情感、形象、音乐和哲理等要素,否则就不是诗歌了。

首先,我们要来区分什么是直白,什么是诗。直白的例子到处都有,就算是一些诗报刊登载的,也比比皆是。近看一篇内部诗报,在头版显要位置,就出现了不少直白,如庆祝香港回归二十周年的:“宝岛回归二十秋”,纪念建军九十周年的:“高举军旗九十年”,描写草原的:“海拔三千大草原”……真是举不胜举,令人吃惊!以上都是随便所举直白的例子,你说它有情感、形象等方面的美吗?没有。实际上这不能算是诗句,因为它基本上不具备诗歌诸要素,所以不是诗句,充其量只能说是快板。我们再来看看诗的例子:“桐花玉洁映青峦,明月临窗静夜安。夏日清风寒岁过,油灯古屋少年欢。低眉常忆音容笑,回首原痴梦里餐。欲报三春亲不待,空留寸草雨生酸。”以上也是随意略举纪念母亲节的一诗例,让人吟罢自觉其诗的情感、形象等方面的美油然而现——这就是直白和诗歌的区别。为什么同时举这两方面的例子,就是要让大家从中进行鉴别比较,明白今后写诗不应该这么写,而应该那么写。只有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不会直白,才会是诗。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直白呢?究其原因无非两个方面:

一是诗歌知识缺乏症。我们的一些诗歌写作爱好者,对诗歌基础知识还学得不够,了解不深,把握不牢,他们喜欢写诗,但却不懂得用形象思维来写诗,而把写工作总结写快板的方式方法运用到写诗来了,所以写出来的东西只能是直白。

二是我们的一些诗报刊编辑把关不严,甚至于做人情;个别上司同仁,也会经常把一些不符合诗歌要素的熟人作品拿来,而且要求在显要位置刊登,编辑们碍于情面,不得不按要求照办,因此才造成诗报刊上的直白层出不穷,降低了诗报刊的质量水平和威望。

诗歌应如何忌直白呢?

诗歌要做到不会直白,最关键的是要求我们的诗歌写作者必须努力学习掌握深厚的诗歌基础知识。只有掌握了深厚的诗歌基础知识,才能从根本上认识什么是诗歌,什么是直白,这样,我们才能杜绝直白,写出真正的诗歌来。

诗歌要做到不会直白,还要求我们的写作者要向前人的优秀诗歌作品学习。我们的前人,在诗歌写作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极其丰富宝贵的经验,因此才产生了如此众多的优秀诗歌作品,我们只要饱读了前人的优秀作品,并能按前人写诗的方法一样去写诗,相信写出来的东西就不会是直白。

诗歌要做到不会直白,还要求写作者在具体进行诗歌创作时,一定要始终坚持用形象思维写诗,并巧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只有在进行诗歌创作的全过程中,始终坚持用形象思维写诗,并巧用修辞手法,才能使自已的诗富有形象,避免直白。

诗歌要彻底杜绝直白,还要求我们的诗报刊编辑、上司、同仁们,始终抱着向诗歌、向读者和向诗报刊负责的态度,共同严格把好关,凡是不符合诗歌要素的直白,一篇也不给予照顾刊登出来。只有这样,才能让广大读者始终看到真正的诗歌作品,我们的诗报刊水平才能不断提高,才能维护好诗报刊的崇高威望。

  

 

八、社会实践、思想、情感与胸怀

——对“功夫在诗外”的思考

 

广大诗歌爱好者为了写好一首诗,必须努力钻研诗歌写作知识,这己是众所周知的道理。然而现实中为什么一些人把握的诗歌知识不可谓不全面了,所写的诗歌也不可谓不多了,但是写出来的作品却多不佳,甚至终生不得佳作一首。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缺少社会实践,缺少一个诗人应有的思想、情感和胸怀。说得具体一点,就是作为一个诗人,除了必须具备全面的诗歌知识外,还必须积极入世,面向社会,面向现实,并对社会生活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分析和思考,具备有思想的高度、情感的深度和胸怀的阔度。这样,他写出来的诗歌才会有较高的水平和价值,才能成为奉献给社会和人民的佳作。试想一个脱离社会现实、思想贫乏感情单薄、胸怀狹隘目光短浅的人,他能写出反映社会现实、格调高昂的好诗来吗?肯定不能。所以社会实践、思想、情感与胸怀,才是真正写好一首诗的难度;要想写好诗,必须积极入世,先学做人,此正所谓“功夫在诗外”的道理。

工夫在诗外,是指学习做诗,不能就诗学诗,而应把工夫下在掌握渊博的知识,参加社会实践上原是宋朝大诗人陆游在他逝世的前一年,给他的儿子传授写诗的经验时的诗句。诗的大意说:他初做诗时,只知道在辞藻、技巧、形式上下工夫,到中年才领悟到这种做法不对,诗应该注重内容、意境,应该反映人民的要求和喜怒哀乐。陆游在另一首诗中又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可以这样说,所谓工夫在诗外,就是强调要躬行社会生活中广泛涉猎,开阔眼界,培养诗人应有的思想、情感与胸怀

我们常说“诗言志”、“诗缘情”、“诗抒胸臆”,是诗歌的本质特征,也是诗人的思想、情感和胸怀。在我国的诗史上,为什么会出现李白、杜甫、白居易这样的大诗人及其不朽名篇,除了他们的诗才之外,还因为他们深入社会生活,具有与众不同的思想、情感和胸怀。李白思想超脱浪漫,感情热烈纯真,胸怀豁达豪放,毕生留连山水,因此才有他那烩灸人口的《望庐山瀑布》,《静夜思》;杜甫生逢乱世,忧国忧民,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这才有他的现实主义杰作《三吏》和《三别》;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多询时务,多求理道,也才有他的《长恨歌》和《琵琶行》……总而言之,由于他们有了这样的社会实践、思想、情感和胸怀,才会写出一大批既有思想高度、又有情感深度和胸怀阔度的不朽诗作,成就了一代伟大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诗人,诗仙、诗圣和诗魔的美誉万古传扬。

我们再从一些名诗中看看社会实践、思想、情感和胸怀的重要性。请看毛泽东的诗歌作品《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创作于1949年。这是一首纪念南京解放、庆祝革命胜利的诗篇。这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艰难地指挥着全国的解放战争,先后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取得了三大战役的胜利。诗人热情歌颂了人民解放军飞渡长江天堑,解放南京,改造黑暗旧社会的光辉史实,并以富有哲理意味的诗句,阐发了“追穷寇”的深刻军事哲理。诗中既写出了革命风暴席卷南京的磅礴气势,展示了我人民解放军空前的巨大胜利,也形象地表现了一个伟大革命家、战略家的胆识和气魄,展示了万分激动和喜悦的心情。这就是诗人的社会实践知识、思想高度、情感深度和胸怀阔度,成就了一篇多么壮美的诗篇!假如换了另一个人,就不一定能写出如此气势磅礴、高瞻远瞩的佳作。

我们再来看看毛泽东的另一首词《沁园春 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首词作1936年2当时,毛泽东和彭德怀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准备渡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为了视察地形,毛泽东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和这白雪皑皑的塬地展现在他眼前时,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欣然提笔,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这首词一直是众人的最爱,每次读来都仿佛又到了那个雪花纷飞的壮丽场面,看到了那个指点江山的伟人,不由自主地沉醉于那种磅礴的气势、深远的意境、豪心情和广阔的胸怀之中这又可说是社会实践知识、思想高度、情感深度和胸怀阔度成就的一首好诗。

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四十七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矶,此处壮丽的风景使作者感触良多,更是让作者在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因写下此词。从总的方面来看,该词磅礴,格调雄浑,境界宏大。通篇大笔挥洒,豪情昂奋以空前的气魄和艺术力量塑造了一个英气勃发的人物形象,透露了作者有志报国、壮怀难酬的感慨。这也是社会实践知识、思想高度、情感深度和胸怀阔度成就的一篇千古绝唱。

也许有人要说,我不是李白、杜甫和白居易,也不是毛泽东和苏东坡,当然没有那样的社会实践知识、思想高度、情感深度和胸怀阔度。可是笔者要说,我们当然不是李白、杜甫和白居易,也不是毛泽东和苏东坡,但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就象学习他们的诗才一样,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学习他们的社会实践知识、思想、情感和胸怀呢?答案是肯定的。

那么,我们应如何向名诗作者学习他们的社会实践知识、思想、情感和胸怀呢?李白铁杵磨成针”刻苦学习故事杜甫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白居易五六岁便开始作诗,九岁时对诗的声韵就非常熟悉了;毛泽东和苏东坡更是举世公认饱读书诗的典范……所有这些名人,都有刻苦读书、历炼自已社会实践知识、思想、情感和胸怀的过程,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们的社会实践知识、思想、情感和胸怀都是后天勤学苦练、日积月累形成的。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就要象他们一样热爱读书,既不但要学文学,还要学政治、历史、哲学等其他科学,不断用知识充实自已;同时,还要做到学以致用,善于用学到的知识去立足现实,观察社会,分析人生,思考未来,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历炼自已的思想、情感和胸怀。这样,我们在不断增加诗才的同时,就能不断增加自已的社会实践知识,增加思想高度、情感深度和胸怀阔度,写出有水平有价值的好诗来。

 

 

九、新诗标准之我见

 

鲁迅 “诗须有形式,要易记,易懂,易唱,动听,但格式不要太严。”《书信集·致蔡斐君》),又说 “诗歌虽有眼看的和嘴唱的两种,也究以后一种为好”。(《鲁迅书简•致窦隐夫》)。我以为,鲁迅对于新诗的精辟评论,实际上早已为新诗发展指明了方向,应成为新诗的标准。

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占着重要地位的唐诗宋词,是诗坛上的璀灿明珠。它具有“易记,易懂,易唱,动听”等特点和优点,但由于它过分讲究格律,格式确是太严,不利于表达今天越来越丰富的社会生活。诗歌的形式确实需要突破,不突破就没有出路,就会停滞不前。这就为新诗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上和现实上的依据。但新诗要如何突破和发展,我以为必须做到四个字——传承创新。

新诗的发展是要传承还是要创新?当然是两者都要,但必须是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在创新前提下的传承。这正如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在继承前人成就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的。新诗的发展也应一样,我们不能割断尾巴。诗歌的基本特点和优点,我们一定要很好地传承下来,不然就不是诗歌了。但旧体诗不利今天内容表达的过严格式又必须打破和创新,否则就没有发展了。鲁迅所说的“易记,易懂,易唱,动听”,实际上说的就是要传承;鲁迅所说的“格式不要太严”,实际上说的就是要创新。

五四运动后,也确实涌现了不少如此优秀的新诗佳作,象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郭沫若的《炉中煤》、藏克家的《老马》、闻一多的《七子之歌》等,都是烩灸人口的名篇。这些诗,不仅传承了旧体诗“易记,易懂,易唱,动听”等基本特点和优点,而且在格式上有了创新和突破,做到了不拘一格,每首诗就是一种格式,每种格式都是作者自已独创的。这样新诗的格式将会层出不穷,不似旧体诗只有一种格式,永远只能是前人替我们创造的。本来,新诗若遵循着如此方向发展,前途必定是光明的只不过是后来新诗的发展走上了歧路,一味地创新却脱离了传承,引进了“象征”,大写其“朦胧”,最后还津津乐道于“地理方志”(指200586日《羊城晚报》刊登<这样的诗还是诗吗?>一文中的所谓新诗“下决心使全世界人民都看不懂”(网络评现代诗语),记不住,唱不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或象裹脚布一样又长又臭,却把我们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抛弃了,把新诗的发展引入了死胡同,令人觉得诗歌仿佛离我们越来越远了。试想,离开了诗的“易记,易懂,易唱,动听”等基本特点和优点,那还会是诗吗?

这么多年来,新诗为什么会在前进的道路上迷失方向,踌躇不前,甚至走进死胡同呢?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反思唐诗宋词为什么会成为唐诗宋词,就是因为它们各自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那么,新诗的标准是怎样的呢?如果继续象唐诗宋词那样按部就班,墨守陈规,那么我们将永远步其后尘,成不了新诗;如果全部摒弃唐诗宋词,我们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新诗也没有生命;只有继承和发扬唐诗宋词的优点并摒弃其缺点,即保留其易记,易懂,易唱,动听等诗的特点和优点并打破其格律过严的限制,新诗才能有生命,而不是在背离唐诗宋词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诗歌必须具有“易记,易懂,易唱,动听”等特点和优点。所谓易记,就是因为诗歌篇幅短少,文字精炼,所以易记;所谓易懂,就是因为诗歌内容明白如画,并能以情动人,不难理解,所以易懂;所谓易唱、动听,就是因为诗歌注意平仄、节奏和押韵,富有音乐美,所以易唱、动听。所有这些,都涉及到诗歌的基本要素。那么,诗歌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呢?我以为诗歌有五要素,即情感、想象、音韵、节拍和精练。下面一一分述:

诗歌必须具备有强烈的情感。所以“无病呻吟”不是诗。诗歌必须有感而发。以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为例: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呢?抒发了诗人对祖国美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而且这种情感通过其高度的概括、飞驰的想象、精练和音乐般的语言以及和諧的韵律节拍,表现得淋漓尽致,发之内心而又感人肺腑,是如此之强烈!再如岳飞的“壮志饥餐胡虜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抒发了对异族侵入的刻骨仇恨以及收复祖国大好山河的坚强决心。辛弃疾的“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和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同样抒发了对收复祖国河山十分关切的强烈爱国主义情感。

诗歌必须具备有丰富的想象。还是以李白上面那首诗为例。诗人把飞流直下的瀑布比喻为银河落九天,这想象何其形象、贴切、自然!又是何其丰富、大胆、夸张!再如辛弃疾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通过作者丰富和形象的想象,把一个元霄节日灯火辉煌的夜景描写得惟妙惟肖。

诗歌必须具备有音乐般的语言。所谓音乐般的语言,就是这种语言必须在发音时平仄互错,而且要讲究押韵。这样才能使人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具有音乐美。如上面李白那首诗,它的平仄是这样的:

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

显得错落有致,加上押阴平声:烟、川、天,而且一韵到底,使人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象唱歌一样,格外好听。李白在诗歌的音韵方面是堪作后人的楷模的,故世人有“锦心绣口李太白之文章”的美誉。还有一个是南唐后主李煜,他十分精通律,他的词也是琅琅上口,在音韵方面是非常美的。

诗歌还讲究节拍,要有节奏美。如上面李白那首诗的节拍都是很整齐的,每行有四个节拍,头两个节拍都是各占两个字,后两个节拍合占三个字。这样语句整齐,语言连贯,让人读起来比较顺口,停顿一致。这就是节奏美。节奏美主要表现在字词的组合上,这是我们写诗时必须注意的。

精练是诗歌最基本的要素。啰哩啰不是诗。所谓精练,就是高度集中的概括,不仅指诗歌篇幅短少,而且指内容和语言都要精干象李白上面的那首诗,篇幅就那么四句诗,每句诗就那么七个字,共二十八个字,却描写了如此美妙壮观的一幅山水画,发挥出如此丰富的想象,表达了如此强烈的情感!实在是精练之极!

离开了上面这些要素,我们根本无法谈诗;没有了上面这些要素,任何再完美的文字都不是诗,而只能属于其它文化艺术形式。作为今人,我们应当努力继承和发扬祖先留下的这些璀灿文明中的基本要素,而不是将其摧残得面目全非。没有强烈的情感,没有丰富的想象,没有优美的语言,没有整齐的节奏,没有简炼的文字,这样的文字游戏也叫做诗?如果有人认为把一些枯燥无味的散文句子随便象小孩子堆积木一样堆起来就是诗,并且竟然还有人对此津津乐道、倍加赞赏的话,那么天下所有的文字都可以堆起来叫做诗,天下所有的人都可以叫做诗人那真是对诗歌圣最大的亵渎!

试看全国各地,凡是有行政建制的市县,几乎都有诗词协会或诗社,这就是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对传统诗歌要素及其基本特点和优点认可、传承,也是对所谓的“新诗”的不满和反抗!但我们在对传统诗歌要素及其基本特点和优点认可、传承的基础上,是否也要打破其格式太严的限制,做到不墨守陈规,不固步自封,真正朝着新诗发展的方向前进呢?这恐怕需要全体的共识和努力。

救救诗歌吧!

 

 

 


相关标签: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