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以诗言志:镜花水月大梦一场,醒与睡各有好处

专业

时间:2022年01月23日 .共发9482篇. 62关注

关于白居易,有一个十分流行的小故事,据宋朝文人孔平仲在其笔记《孔氏谈苑》里写道:

“白乐天每作诗,令一老妪解之,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

意思就是:白居易每次诗做好之后会读给老太太听,问她能不能懂,能懂就记下来,不能懂就再修改,直到老太太也能懂为止。古诗讲究质朴,平中才能见奇,这个故事说明白居易追求质朴平直的方法,也说明白居易的诗大都十分通俗易懂,其实白居易的诗也有难懂的,比如《花非花》,读下来不但老妪不能解,好像除了他自己谁也解不了,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

image.png

白居易以诗言志:镜花水月大梦一场,醒与睡各有好处

白居易的《花非花》

在我看来,白居易这首《花非花》,属于灵感所至,对影自吟,以诗言志,抒发他独特的人生见解的:人这一生,悲欣交集,俗世与解脱,大梦一场,醒与睡,各有各的好处。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时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长恨歌》和《琵琶行》就是他写的。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白居易是现实主义诗人,号香山居士,居士,顾名思义是信佛的,他如果不是虔诚的佛教徒,至少经书佛理也研究过不少,特别是佛教大兴的晚唐,参研佛理谈玄说妙是文人必备技能之一,知道了这点,再来读这首现实主义诗人的《花非花》就不再是一片朦朦胧胧了。

image.png

《花非花》赏析

这句“花非花,雾非雾”,用了《金刚经》中一个经典句式:“说是某,即非某,是名某。”这个句式的意思是,一个东西,说是这个东西,也不是这个东西,只是我们叫做这个东西。比如“南”,说是南方,也不是南方,只是那个方向的名字叫“南”,我们说一个人“向南走了”,只是那个方向的名字是“南”,如果那个方向的名字是“北”,我们就会说“向北走了”,南和北只是个名字,代号,和事物本质没有关系,这是一层意思;我们说一个人甲“在南边”,只是说他在南边而已,如果这个甲南边还有个人乙,那甲就是在乙的北边,所以说甲在南边,他也不在南边,只是说他在南边而已。

“说是某,即非某,是名某”这个句式是说,俗世种种看似规律一样的东西,只是人的意识自我附加的累赘与束缚,没有纠结的必要。

再来看这句“花非花,雾非雾”,说是花,其实也不是花,只是我们给它取名叫花。同理,雾非雾的意思就是:说是雾,其实也不是雾,只是我们将它叫做雾。

那花和雾分别是什么呢?《红楼梦》中有“镜中花水中月”,寓意为看得到却得不到的美好,一种幻境幻想,“花”这里指人世间幸福的阳光积极部分;“雾”朦胧不实,需要小心翼翼摸索前行,这里指人生中消极阴暗的部分。“花非花,雾非雾”,回首人生,酸甜苦辣俱全,原本幸福的事,回忆起来也有丝丝酸涩,而即使原本痛苦的事,想想也就那么回事。说是虚幻的美好,其实也不虚幻,也不美好,只是我们将他们划分到美好的部分了;说是痛苦,其实也不是痛苦,只是我们将这种经历这种感觉命名为痛苦,花未必好,雾未必不好。

“夜半来”,这句话中“夜”是人懵懂无知愚痴的状态,比如“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如果没有孔子,人们得不到教化,就会像蛮荒之地的人一样,没有文化,没有礼义廉耻,像动物一样生生死死。人之所以有生死轮回,是因为愚昧,人的一生因蒙昧而开始,所以说“夜半来”。

“天明去”,智慧像太阳,《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有“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闇(暗),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愚痴的人像生活在漫漫长夜,而智慧像太阳,能照破黑暗,带来光明。“天明去”,当一个人破了执着,觉悟得道,智慧发显出,慧日照破黑暗,就超凡入圣,脱离了生死轮回,所以说“天明去”。

世界是这样,俗世是这样,解脱是这样,可是,诗人说:“来如春梦几多时?”佛家说人生虚幻不实,一梦黄梁,诗人说人的一辈子确实是梦,可是却是短暂到稍纵即逝的美梦。意思有点像小林一茶的俳句:

image.png

我知这世界如露水般短暂,然而,然而……

然而,诗人又说:“去似朝云无觅处。”悟道之后了生脱死,超凡脱俗归于涅槃的妙境,就像清晨天边的云,当云在天际时,静而净,妙不可言,当云消失了,我们却无法知道朝云到哪里去了。就像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圆寂前对弟子们说的:“你们不要哭泣,如果是担心我的去处,我自有去处。”这去处却是“似朝云无觅处”的。

清醒客观的白居易

白居易这首诗,以一种十分清醒客观的角度看待人生,看待修行。作为活生生的凡夫俗子,他不觉得人生苦短,如梦幻泡影,他觉得纵使人一辈子是暗夜里做梦,可是这梦也十分美好,十分短暂,需要平心静气认认真真去度过。作为居士,他也觉得超脱很好,清静自在。他比小林一茶更棋高一着:小林一茶耽于俗世而宁愿无视世事无常,而白居易是这世上万般滋味都喜欢,而那个超脱的好去处他也心向往之。

这首《花非花》,遣词造句仍然平实浅显,但是读给老妪,老妪大概率是不懂的,我仿佛看到对影吟诗的白居易,挥毫写就,窗外澄明的阳光如破碎的玻璃,洒了满地。


相关标签: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