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曾说:人的一生要读两种书。第一种是打精神底子的书;第二种是打完精神底子再读的书。什么是打精神底子的书呢?这样的书集大善、大美、大智慧于一身,它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叫绘本。
日本的优秀绘本作家有很多,比如宫西达也、安野光雅、高木直子、佐野洋子等等。
而松居直先生被称为“日本绘本之父”。
《幸福的种子》这本书是先生在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有人说,如果爸爸妈妈阅读过这本书,简直就是孩子的福气;也有人说,这是亲子阅读中不可不读的一本书。
这本书薄薄的,似乎内容也不深。为何却评价这么高呢?
松居直先生一生致力于绘本教育的改革和推广,推动了日本的图画书蓬勃的发展。曾在八十高龄之际到中国来做巡回演讲,推动中国的图画知识教育,也见证了图画书籍在中国被重视到兴起的过程
松居直先生说:书里面清楚的记载了什么是幸福。
而这本书就是教我们如何给孩子种下幸福的种子,这种子就是绘本和阅读
从前,读书贯穿人的一生,是功名博取,智慧的习得,传家的利器,也是人生的至乐。上至封建社会,延至中央集权社会,发展到近代社会,读书一直是打破阶层的重大出路。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阅读自身及周遭的世界,得以了解自身与所处。
我们也通过阅读以求了解和开窍。我们不得不阅读。阅读,几乎就如同呼吸一般,是我们基本的功能。
如果能在早期为儿童种下阅读的小树苗,阅读的路径会更加广阔和深远。
父母如果能够陪伴孩子一起爱上阅读,等于是送给孩子一个终身可靠的伙伴,也可以说把一辈子对于孩子的牵挂疼爱和不舍托付给了一位可靠的良师益友
不同时期的孩子需要不同类型的绘本去给他引导和启智
婴儿期需要的是正确又写实的图片书。
我记得我的小孩子是大概6、7个月的时候开始给他看图片翻翻书的,就是陪他翻看真实动物的图片,真实蔬菜水果的图片,还有各种汽车的图片。
每天带着他认读,到8.9个月他就能清晰的指认出物品了,也能动手翻自己喜欢的图片了。
对于婴幼儿时期的孩子,真实的图画就是最好的绘本,颜色不要过于艳丽俗气。
市面上其实充斥着很多俗气的绘本,利用孩子初期对鲜艳颜色的好奇来吸引孩子的眼球。但是看多了这种和现实相差太远的颜色,会有视觉疲劳,而且限制了孩子的想象力。
朴实无华的事物最美,也最有想象的余地和空间。
这种启蒙认知的卡片式书籍,配上妈妈们亲昵的话语,孩子就会喜欢这种以卡片书建立的,和妈妈之间的亲昵时光。
其实当了妈妈之后,出于对孩子的爱和初为人母的喜悦,常常会不自觉的呢喃很多只有自己和孩子才能感应得懂的“母言母语”。
所以我儿子现在和我聊天一旦打开话匣子,简直难以招架,整个就是一话唠呀。
难道是这个言传身教的影响?
但是我还是蛮庆幸,我的孩子和我有话聊,等到发现和你没话聊不爱搭理你的时候就晚了。
小孩子长到两岁、三岁其实就有很多自己的喜怒哀乐了,这个时期能让孩子感到快乐、安全我觉得比较重要。
所以绘本的选择可以选择比较传递爱和温暖的内容,细细地讲给孩子听,我们对他的关爱和期盼。
人都说三岁看老嘛。
三、四岁的孩子已经有很强的记忆能力,你赋予了他什么可能就会对他的一辈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就是个记忆力特别好的孩子,我四岁左右的事情很多片段都记得。
所以在这个时期千万不要做出伤害孩子的言行,选择用合适的绘本来建立和孩子之间的情感链接,不管对父母自身还是孩子都是特别美好的过程。
我还有一个坑要给大家避一避。
我孩子很小就会背很多诗,认识很多图片,所以他爷爷奶奶总是会要求他当众表演,甚至特别强迫他表现,其实这个真的特别不好。
我也没有及时制止和阻止,觉得挺对不起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