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的一切馈赠,其实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码。因为只读过这一本与玛丽·斯图亚特有关的传记,所以想法观点可能有失偏颇,权当记录下自己看此书的一些想法。
在政治上和在生活中,两面派的作风永远都是不受欢迎的,马基雅维利(虽然书中对他多次批判)也强调过这一点,在胜利之后去依附别人只能任其予取予求。墙头草看似精明实则是最令人处于被动的做法。
玛丽·斯图亚特在位期间是苏格兰的女王,但却不是苏格兰人民的女王。玛丽·斯图亚特只是把苏格兰的王位看做是她用来交易其它王位的筹码——虽然她的一生中始终强调着她苏格兰女王的身份,但在我看来她注重的是这个名号带来的君主特权以及能享受的君主特权。至于苏格兰孱弱的国力,潦倒的民生都被她罗曼蒂克的眼睛所忽视了。
成功在软弱者身上激起的不是谦逊而是傲慢,所有从天下掉下来的礼物,他们都幼稚地看成是他们自己的功劳。我现在仍有这种心态,事情成功我居首功,事情失败则是队友麻瓜。这种情绪在网游中被放大出来体现的特别明显。自勉。
堕落的心灵在堕落的道路上就像是一块巨石滚落深渊,越到后面速度越快,官能刺激的享受常常蒙蔽耳边罡风的凌冽,一旦决定堕落,惯性会完成剩下的一切。
这渺小的生物为它的女主人进行的搏斗,比亲生的儿子,比成千上万宣誓效忠的臣仆更为激烈。看到这里的时候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玛丽·斯图亚特被她的贵族勋爵们赶出了国内,她亲生儿子在听闻母亲被软禁的唯一担忧就是她会回来抢夺她的王位,她被处死后的唯一激烈抗争过的只有她的猎犬。
玛丽·斯图亚特的一生就像一曲死亡华尔兹,她的舞伴一个个被死神收割,她作为谢幕的演员自然也难逃非命。
玛丽·斯图亚特冲龄践祚,一出生便是全苏格兰的女王,六岁嫁给法兰西斯二世,母仪法兰西,她在那体会到了一个强国君主该享有怎样的生活。幼年奢侈的生活给她带来的是君王风度和一颗高傲的心。这段时间的生活几乎决定了她一生的性格,富有骑士的冒险精神和喜好享乐的浪漫精神。看起来命运是偏心的,她给了玛丽·斯图亚特这个她最喜爱的女儿人世间一切的繁华。但正如引言,也正是这轻而易举获得的一切最终将她推上了断头台,并为她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她四十余年的生命中,最传奇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她二十三岁到二十五岁这两年间的两次感情经历。这是她生命中为数不多的女人的天性压制君王理智的时间,但也正是这两年使她从一个苏格兰人民敬爱的女王变成社会舆论中的谋杀亲夫的淫妇。她的王位成为她最大的嫁妆,这也成为了她爱情所向披靡的法宝,所以当她陷入热恋的时候她心甘情愿不知珍惜地献出她的一切,包括本应紧紧攥在手中的权力。我无权评价她的所作所为的对与错,在一个已经知道结果的后世人角度对她当时的选择做出批判是对历史的不尊重。我能做的只是为她传奇的经历感到惋惜。
于连和玛丽·斯图亚特都是极度高傲的人,他们都一样拒绝别人侮辱他们的阶级。于连一直都看不起高高在上的老爷们,但他始终在不择手段地想爬到这个阶级。而玛丽·斯图亚特则对他人侮辱她君王的正统性所愤怒,她至死仍不肯放弃苏格兰女王的头衔,她一生中与伊丽莎白的争斗问题的核心都在于她是否对于英格兰王室具有合法的继承权。两个极度高傲的人都不可避免的走向了毁灭。
玛丽·斯图亚特即使犯下了为全国际社会不耻的罪行,但君王们仍无条件的支持她无罪,坚决反对处死她。因为在君权神授的思想下,君王就应该有着置身世俗法律外的特权,能审判他们的只能是天主,在这种思想的作用下,扼杀了不知多少叛乱,让多少被压迫的百姓们选择忍气吞声。而玛丽·斯图亚特被处死后给民众带来的震撼是毋庸置疑的,原来被教皇涂过油的君王们在刀剑下也是一样的不堪,她的死开了古外今来审判处死君王的先河,甚至可以说她的死需要为后来被断头的几位君王负责。
传奇的悲剧性女王玛丽·斯图亚特在一位异教徒牧师的祝福祷告下,在一众新教徒的围观下回归了天主的怀抱,打破刑场死寂的只有凄厉的狗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