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一种情感。千百年来,无数诗词歌赋写尽了爱的千百中滋味,无数痴男怨女演绎了爱的千百种故事,人人都想畅饮爱的甘霖。可是,造化弄人,有人在爱情中得到了幸福,有人却只是尝到了苦涩。有人说不愿意再相信爱情,但心却依然在为爱悸动;有人在迷茫中,面对爱的谜题,不知何去何从。
在当今这个快节奏,多元化的时代,我们对真爱的渴盼,愈加迫切。一份好的爱情,是一生幸福的基石。一份好的爱情,成就的不仅仅是婚姻和家庭,还有事业以及整个人生。
那么,什么样的爱情,会让人幸福呢?什么样的爱情,才是最美好的呢?
在果麦新版《情书》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书中融合了66封情书和情诗,作者既有古今中外的名人伟人,也有我们身边的普通网友。内容包括了爱情世界的方方面面,集合挚情深爱的多种表达:求爱或诀别,倾吐爱慕或诉说离别;婚前盟誓或临终绝笔;家务琐事和崇高情怀,喃喃情话,娓娓衷肠;千姿万态,不一而足。但是,无一例外,都诠释了爱情的炙热、纯澈、高贵、真实。
66封情书,更是给予我们许多人生启发与爱的智慧,让读者在为这一份情怀感动赞叹之余,学会甄别爱情,把握爱情,经营爱情的实用之道。
一、美好的爱情是清醒自持,不失去理智
林徽因是民国至今公认的女神,她的博学多才,知性优雅曾打动无数人的心。在读过《情书》后,我才发现,她更深层次的魅力在于人格的高尚和心灵的良善。在她和徐志摩的恋情中,她始终有一份难能可贵的清醒自持。
他们如同两颗璀璨的星,在文学的天空相遇相知,彼此倾心,相互爱慕。但是,在林徽因见到徐志摩的原配妻子张幼仪后,她做出了抉择,用一封情书终止了恋爱。她说:“我走了。我不愿意成为拆散你们的根源,我怕,怕您沸腾的热情,也怕自己心头绞痛着的感情。火,会把我们两人都烧死的。幼仪待我那么亲切,我恳求您理解我对幼仪悲苦的理解。”对前路的预见,对良心的谴责,对自我的保护,林徽因冷静坦诚,权衡利弊。全然不似那些糊涂的女子,遇到一场所谓的爱,就飞蛾扑火,被烧成灰烬,自毁人生。
失恋是痛苦的,但是有些爱情,坚持下去只会更痛苦。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打着爱情的幌子,满足私欲。而深陷其中的人,却不自知,在被欺骗和自我欺骗中麻木沉沦,被伤害到遍体鳞伤仍不悔改,不止损,一味的沉溺,做出伤害别人和自己的事,更有甚者不惜铤而走险,违法犯罪,到头来鸡飞蛋打,全盘皆输。
回国后的林徽因,选择了和梁思成结婚,事业上的成就,家庭的美满证明了她的明智正确。这封情书,虽是分手信,但是价值并不比热恋中的文字逊色,因为它教会我们如何主宰爱情,主宰命运,如何在情感之舟驶向错误航向时,戛然而止。无论什么时代,自尊自爱,自立自强都是爱情的前提和基础。
二、美好的爱情是忠贞不渝,成为生命信仰
张信哲有一首老歌《信仰》,他唱道:“爱是一种信仰,把你带到我的身旁”。对于马克思和燕妮夫妇来说,也是把爱情活成了信仰的人。他们从青梅竹马私定终身到默默努力,经历七年异地恋成婚,每一步都是为了走向对方身旁。
结婚后的燕妮,放弃了城市优渥的贵族小姐生活,无怨无悔跟随着马克思踏上流放的征途,在贫瘠的环境中艰难生存,抚育儿女,帮助马克思校对书稿,誊写文章,创作出马克思主义伟大理论。老年时代的马克思和燕妮,黄昏之恋更加浓烈,相依相伴,至死不渝。
为什么他们的爱情能够如此完美无瑕呢?原因在《情书》中可见一斑。马克思在《千万次吻你》中写道:“因为孤独、难过,所以我又给你写信了。我经常在心里想象着与你的谈话,但你可能不知道。在这爱情中,我投入了自己全部的精力和感情,重新发现了生而为人的意义。你的爱,使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这世间女人虽多,却再没有另一副容颜,引发我人生中最深刻动人的回忆。”精神上的陪伴,灵魂的交流,现实生活中的牺牲与扶持,都成为他们婚姻生活中最坚实的情感纽带,从而滋生出血浓于水的生命融合。
我们常常慨叹,遍寻真情却不得,我们怨天尤人,遗憾世间再无纯净爱情。但是我们常常忘记:自己为真情付出过什么?自己对爱情的虔诚与敬畏够不够?随着物质生活的丰裕,自己对爱的那份信仰还在不在?要想得到,先去付出;要想追逐,先去相信;要想拥有,先去牺牲。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三、美好的爱情是真诚同频,共同成长
与马克思燕妮完美爱情不同的是,普希金与冈察洛娃的感情。普希金不否认对妻子的爱,但是同时也毫不避讳他的看法,在这封《请你不要卖弄风情,过于俗气》中,普希金说:“你在信里的言语,让我觉得你似乎还有点继续卖弄风情,你应当清楚,这种举动是不体面的,只会被人看作家风不良,对你没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