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的非虚构文学作家当中,傅宁军无疑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的作品涉猎广泛,既有《大学生“村官”》和《长江星辰》里对“大”“小”村官的表现,也有《吞吐大荒:徐悲鸿寻踪》、《悲鸿生命:徐悲鸿的生前死后》和《科学之剑:何祚庥院士传奇》里对文艺或科技界名人的描述。当然,还有对于台湾海峡两岸各种人物和故事的讲述。也许是由于工作的缘故,傅宁军先后写下了《探亲流:1988》、《台湾海峡悲欢录》、《完全李敖》、《李敖:我的人生不可复制》和《此岸,彼岸》等作品,并担任电视纪录片《血脉》、《海峡情不断》总撰稿人,成为海峡两岸交流的文学使者。作者新近出版的长篇报告文学《南京先生》则是这类题材的又一呈现,它将相距千里之外的南京与台湾勾连起来,以一个生动的个案诠释了两岸深情。在当下两岸政治关系紧张的态势下,这部作品所纪录和呈现的故事就定会有所启发,而不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海峡两岸有政见的分歧,但共同的传统理念,一样能冲击情感的堤坝,比如博爱天下、积德行善,比如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南京先生》这部作品写的是百年之前一位南京本地的中医江允辗转赶赴台湾马祖的北竿岛,为当地群众祛除瘟疫、救民于危难之中的故事。这个故事生动再现了来自博爱之都南京的江郎中以高超医术和仁慈之心悬壶济世、普济众生,以及当地民众不忘“先生”、感恩铭记之举。作者通过这个带有某种传奇色彩的故事告知读者,台湾与大陆血脉相连、情意相通。其实,作品对于“南京先生”本人的描述篇幅并不算多,更多的是展现后人对其的怀念之情和感恩之举。譬如,作品比较详尽地记录了北竿民众请最好的工匠、选最好建造材料兴建供奉“南京先生”神像的萧王府庙,并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元宵节祭拜江郎中的情景——“在给萧王府庙的神灵敬香之后,‘南京先生’神像被请进銮轿,受到乡亲们敬香膜拜。然后,壮汉们抬起銮轿,前呼后拥,环绕乡里。” 作品还写到周木兴等北竿人珍藏祖传“南京先生”的“救命”中药方,专程来南京寻访“南京先生”故里,并与南京有关部门携手共建“南京先生纪念碑”。这本身就表明两岸民众同源同宗同心同德的血脉之亲,以及建立在和平基础之上的交流与互动。
应当说,《南京先生》所呈现的描述视域是十分宽阔的,历史与传说、现实和当下汇聚于此,大陆与台湾、南京与台湾的关联渊源清晰写出,可谓纵横捭阖、游刃有余。而作者选择一个民间中医来讲述南京故事,则显示出一个有别于传统南京故事讲述的新视角,这就使得南京故事的讲述更为多元化和个性化。作者在文中说:“‘南京先生’不是商贾富豪,也不是风流才俊,作为一个以医术谋生的民间郎中,他的故事迥异于南京演绎过的无数志士仁人的壮美之举,但它在百年间代代相传,经历战火硝烟、两岸隔绝也不曾阻断,让我感佩不已。”这是一个小的维度,却也是一个能够以小见大的维度。而这大多又要归誉于作者的田野调查之功。为创作这部作品,傅宁军曾多次亲赴福建、马祖和北竿等地,遍访当地各阶层民众,搜集大量有关资讯,将第一手材料的掌握工作进行到底。因此,在作品中,我们不仅可以望见百年之前“南京先生”以大慈大爱治病救人的历史重现,更可以感受到文本里自始至终洋溢着的强烈的现场感和亲历性,以及由此而生成的鲜明的非虚构性。
而作品非虚构性的实现,还有赖于作者的艺术表达。优秀的报告文学不可能只写事而不见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再现不仅是虚构文体的小说、也是非虚构文体的报告文学必不可少的要件。《南京先生》里描述了北竿岛与南京等地的诸多人物,这些描述大多为片段速写,但亦显生动。诸如珍藏周家祖传“南京先生”神像的周木兴;按“南京先生”中药方子拿药治病的周起财;兴建萧王府庙的总干事陈汉功和副总干事袁孝文;少年时与萧王府庙相邻、老来回福州长乐认祖的北竿塘岐小学老教师曹依菊;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何文德;兴办“桥仔渔业展示馆”的老村长陈雄飞;“南京先生”故里街道办主任朱向东;台北游客胡先生等。这些真实存在于生活当中的人物,身份性格各异,但都表达出对于“南京先生”大义善举的钦佩之情,对同为中华民族子孙的认同之心,以及期盼两岸和平发展的良好愿望。除此之外,《南京先生》在结构、语言、细节和场面等方面的表现也颇具匠心。作品里多个生动的场面描写令人难忘:“生命托付”和“乡民礼遇”两章描述“南京先生”不顾生命安全跨洋过海到北竿救治病人,冒死去山上采药,不慎跌入山谷之中;“先生返乡”一章描述北竿民众乘船坐大巴和动车护送“南京先生”神像返南京西善桥梅山村故乡;“叩拜先贤”一章里作者与周木兴前往萧王府庙祭拜“南京先生”等。这些类似电影长镜头的纪实性表现,使人仿佛身临其境,具有强烈的代入感。
近些年来,每每在谈到海峡两岸同胞的骨肉亲情时,我们常以“打断骨头连着筋”这句俗语来形容之。在我看来,傅宁军的这部《南京先生》正是以其建立在写实基础之上的艺术表达,出色地诠释了这一俗语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