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穆陶著,作家出版社2018年6月出版,定价58.00元
穆陶的新作长篇历史小说《戊戌变法》,在人性道德、国家情怀的描述中,让人们看到了穿越百年的风雨沧桑;以典雅生动的语言,讲述了一个震烁古今的爱国主义故事——戊戌变法。
小说既有宏观的历史叙述,也有微观的细腻描写,把宏大的历史题材,构思得独具匠心,描写得生动形象,饱含着深入的思考和诚挚的情感,读后令人心潮难平。在我看来,《戊戌变法》是理性与感性互动生成的一部独树一帜的拓新之作,它奏出了一曲弘扬“国家精神”的历史的回响。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戊戌变法》再现了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那场戊戌维新运动,以细腻的笔触,生动的语言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小说没有被历史人物固有的形象“附体”,而是深挖他们的灵魂世界,走进他们的内心。穆陶笔下的人物是立体化的,不是平面的;是灵动的,不是僵硬的;既有复杂的思想挣扎,亦有起伏的情感波澜,写得入木三分,力透纸背。作品中纷至沓来的人物,仿佛一个个从百年前的历史屏幕上缓缓走来,深情地告诉世人,那场维新运动的前因后果、初心激情、历史使命、经验教训。
小说中有两个情节,特别感人肺腑,令我数次动容。一是慈禧太后为削弱变革力量,假借“翁同龢专横跋扈,倚老卖老”等理由,把三朝帝师、协办大学士翁同龢革职回籍。迫于慈禧的淫威,翁同龢竟不能与情同父子的光绪做一次当面的话别。作者对翁同龢是这样描写的:
翁同龢双腿跪在路旁的地上。地上全是泥泞,膝盖没在泥泞里,他似乎没有觉得,只是两眼怔怔地望着向他身前渐渐移动过来的轿子。
轿子越来越近,快到近前了。
“皇上!臣,翁同龢在此迎驾!”翁同龢喊着,声音在寒风中飘抖。
“皇上!臣,罪臣,翁同龢在此,迎驾……”
这声音仿佛老牛被宰时的吼叫,粗哑而悲壮。
光绪坐在轿内,隐约听得有一种声音传了过来,像是很远又像是很近,他不禁拉开轿帘向外张望,看见在离路边不远的泥水地上,跪着一个白须凌乱的老头儿,仰面朝着这边声音嘶哑地呼喊:
“皇上!罪臣翁同龢,见驾来了!”
光绪顿时心如电殛,不自觉地将头探向帘外,想要说话,而轿子却飞快地向前奔走,瞬间就闪过去了!……
气氛的渲染,情景的交融,既描写了翁同龢的愚忠形象及其悲摧命运,又刻画了形同傀儡的光绪帝之懦弱,读之,心为之颤栗!
另一个情节是礼部侍郎徐致靖,预感大势已去,面对维新知己,自拉自唱了一段描写关羽的京剧《单刀会》。
此段以《单刀会》为隐喻,寓情于景,把一个倔强的爱国老人写得活灵活现。而其悲凉气氛,又恍如风雨欲来,令人骨冷心寒!戊戌变法失败后,古稀之年的徐致靖被革职监禁,他自知必死,表现出一副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精神气概。李鸿章去监狱探望他,他拒绝见面,闭门不开,李鸿章孓身门外,听得狱室内传出来铮铮的琴声和沉郁悲愤的吟唱:“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骓不逝兮……”
这种形象的心灵刻画,使得整部作品的悲剧色彩更加浓郁、深沉。
就创作形式而言,《戊戌变法》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用了章回体,且在每章末尾,添加了“镜史氏曰”。它以旁观者的心态,看似闲笔信拈,实则却有着独特的艺术旨趣,寥寥数笔,高度凝炼,品味省思,颇受启迪。
在《戊戌变法》里,作者数次运用梦境诠释潜意识,起到了现实与虚幻的巧妙衔接。其实,很多梦境,就是与现实不谋而合的意境。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曾反复运用了这个写作手法,不管是宝玉神游太虚境,秦可卿临死前对王熙凤最后的叮咛,还是道士送给贾瑞治病的“风月宝鉴”正反两面的照射……这些梦境,都隐藏着无数与主题相关的隐喻内涵。《戊戌变法》文笔细腻委婉,善于以情与景的交融,来衬托人物的心理状态。读来,恍如身临其境,眼见其人。
有学者说:“有思想的历史小说才有生命力。”(谢有顺语)《戊戌变法》所描写的改革景象,具有深远的历史启示意义,承载了相当厚重的思想道德内涵。作品通过性情各异的人物描写,展开来一幅色彩缤纷的画卷,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特立独行、志在变法的康有为;不畏生死、立志报国的谭嗣同;老谋深算却不动声色的慈禧太后;以退为进的李鸿章;侠骨义胆的王五;痴情刚烈女子令狐凌霜……这些不同人物体现出来的美与丑,善与恶,不仅撬动了人性的软肋,更是彰显了在大是大非面前以家国、大义为重的浩然正气。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征路上,难道不是更需要这样的精神吗?《戊戌变法》体现的这种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怀,无疑是一曲响彻人间的正气之音。